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42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商山四皓汉初事迹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山四皓为我国秦末汉初四位著名隐士。汉朝建立后,四皓拒绝刘邦的邀请,是因为刘邦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打消他们的心理顾虑,刘邦败在策略上,而不是简单的“四人者年老矣”与“上慢侮人”;四皓之所以接受太子的邀请出山,是因为太子等人采取了合理的策略,四皓也欣赏太子的性格。四皓对于太子之争的平息,符合古代“立嫡不立庶”的惯例,也有利于汉初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2.
汪曾祺品人散文是散文史上值得关注的存在。其文学世界里的主人公群体主要是由热爱与天真两类文化性格组成,从中充分传达出作者一种印象和直觉的品人观。这是汪氏援道入儒、外道内儒的立人理想的体现,和传统儒道互补的内涵不同,从中隐含了其对诉诸西方资源改造国民的反思与拒绝,并包涵了其寻根思想之精义,具有一定文学思想史的考察价值。  相似文献   
43.
李炳钦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2):52-54,6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论新闻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和<新闻学概论>是汲纳了当时最新研究成果的两本新闻理论著作.前者偏重于"史",后者偏重于基础理论的建构.该文对这两部著作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44.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刻本《陶渊明集》,内有墨批160余条。经考证,批点者为晚清士人贺寿慈。批点内容涉及对前人评陶之论的评价与阐发,陶诗异文、疑作,陶诗炼字炼句、立意构思,陶渊明作品间思想、意趣相通之处,陶诗与他人作品的关系,陶渊明的隐逸品格,陶渊明尚"真"的人格及审美追求,陶诗诗意、主旨的阐释等诸多方面。本文是对贺寿慈批点内容的首发性介绍,旨在揭示其对陶渊明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5.
《现代写作学》在学科体系的建设、理论观念的开拓以及边缘学科的横向引进上,建构起了一个写作学科的现代性理论体系雏形,不但揭示了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运动状态,而且明确地肯定了写作主体在其中的核心位置。这不仅完成了写作研究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而且彻底打破了传统写作学理论研究过于侧重文章本身而忽视作者的局限,第一次以明显的开创性和学科性设定了写作学理论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46.
哲学著作《互补论》体系庞大 ,结构严密 ,见解独到 ,构成了世界互补哲学的崭新大厦。我们认为它将开辟科学革命的新纪元 ,开创“世界大同”的新社会和开启“天人互补”的大境界。  相似文献   
47.
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当时,对以民族和科学为核心价值观的新文化的反思就开始了,反思贯穿整个20世纪。每个时期的反思,都有自己独特的立场和角度。新文化具有巨大的文化张力,对它的反思,当然也就具有了极其丰富的阐释空间。这种不断扩张着的阐释性反思,不但蔓延整个20世纪也将在21世纪不断引发思考和争论。  相似文献   
48.
独立学院资金运作研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独立学院资金运作研究的基本概貌,在总结各家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材料和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评价,认为关于独立学院资金运作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并应在理论、方法、视角、材料和主题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49.
随着各个在线平台用户生成内容的普及,在线评论对品牌方、消费者、平台的影响越来越大,针对在线评论文本情感分析的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与此同时,为提升自身信誉或诋毁竞争对手的虚假评论泛滥,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及产品的网络口碑带来不利影响。使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以虚假评论识别方法研究为基础,探讨其文本情感特点,总结出当前多是通过情感极性的角度来识别虚假评论,并对未来有针对性地构建更合理完善的情感词典及对新媒体平台的虚假评论识别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0.
宋元明时期,关于转注的研究主要有形转说、声转说、义转说、文字组合说。清代有的学者继承了宋元明时期的声转说或义转说,有的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如互训说、引申说、义转音近说、省文说、多义字加注偏旁说等。现代学者关于转注的解释,从体用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派,即用字法说与造字法说。无论是用字法说还是造字法说,基本上没有超出宋代至清代关于转注的研究范围,只有章太炎先生的转注说可谓独树一帜,但不少学者认为这种学说实际上讲的是语言学上的问题,而不属于六书的范畴。在认为转注是造字之法的学者当中,有的对转注字的产生方式及其类型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