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388篇
科学研究   26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3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是回民,我不会吃你的",这句话中蕴涵着深刻的隐喻意义。本文从隐喻意义的识别和推断,对隐喻理解过程中意义的模糊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2.
《登徒子好色赋》是宋玉早期的作品。此赋采用符号化隐喻和象征的策略,把对礼的宣扬和文学审美结合起来,表达了他对"欲"与"礼"关系的认识。赋中,东邻之女代表着人的自然原欲,是色欲的符号;"墙"则是礼的符号、礼的隐喻,代表着"礼"对人行为的规范与限制;而登徒子、宋玉、章华大夫三人,则构成了礼秩序中的欲与礼冲突的三个层面,分别代表了世俗社会对礼的三种观念。  相似文献   
83.
认知语言学中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Metaphor)是英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是语言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运用隐喻,能形象而概括地说明问题,使语言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共性和差异.在此,我们将对存在的这些共性和差异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比较以艺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临床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指出两种教学方法都发展了医学生的临床观察技能和模式认知技能.其中,临床教学在向学生传授模式认知概念方面显得特别成功,而艺术教学则发展了学生的情感认知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同情心和多维意识.  相似文献   
85.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的核心。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体验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和师生互动原则,注重对学生课前的认知铺垫、导课中的“启情”和课内外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6.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在文化层面上,性爱是一种人性和生命状态的诗意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描写性爱是为了把人写好,以发掘和丰富作品的思想意义与精神价值。金庸在物欲横流的殖民地背景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至情至性的爱情神话,在这个生死相许的诗性空间里,由情圣、情痴、情魔这三种价值形态所构成的情感系统,既突出了人性的本质或真相,也以鲜明的平等意识体现了金庸的现代女性观。  相似文献   
88.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作为语言学中新兴发展的学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人们设计的符号来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隐喻(metaphor)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隐喻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把认知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起来,使构建认知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成为可能。本文以分析CDA中的隐喻现象为基点,旨在探讨构建认知批评话语分析框架的可行性与优势;发掘大众语篇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并呼吁读者以批评的眼光阅读此类语篇。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家长和教师亲师互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长亲师互动整体水平最好的是策略互动,其次为认知互动,最后为情感互动。而教师亲师互动中最好的是情感互动,其次为认知互动,最后为策略互动。(2)家长亲师互动在性别上只有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更好;在文化程度上除策略维度没有差异外,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使焦虑等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诸多因素都与情感智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100名在读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情感智力与大学生外语学习的焦虑心理存在负相关。关注大学生的情感智力,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外语学习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