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2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酶解法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解法处理洋葱皮,然后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酶解各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找出一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酶解pH值为6~7,酶解时间为60 min,酶用量为2.5‰.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对增强的UV-B胁迫下螺旋藻生理代谢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证实了0.5mmol/L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增强UV-B胁迫下的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794)细胞内蛋白质代谢及抗氧化系统产生明显影响.实验结果显示,NO能够显著诱导增强的UV-B胁迫下螺旋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促进正常生长条件下螺旋藻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说明NO对增强UV-B胁迫下的螺旋藻794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UV-B胁迫对螺旋藻细胞引起的氧化损伤,这为进一步探讨NO信号及其与其他信号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来调节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减缓UV-B胁迫下的氧化损伤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归纳了水体氮磷浓度变化对沉水植物影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即影响沉水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沉水植物营养积累及营养分配;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分析了氮磷对沉水植物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94.
采用分室根箱模拟根际微域环境,通过测定土壤中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甲磺隆对小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了解甲磺隆对田间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甲磺隆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氧化还原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同时根际土壤中氧化还原酶活性高于相应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酶的利用、发现与发展,特别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研究成果作了一些粗略的介绍,及其对酶催化反应影响的原因及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充分利用酶的优良性能必将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
1,6—二磷酸果糖对大负荷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一次性大负荷游泳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磷 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Na+- K+- ATP酶的 活性、MDA的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以探讨 FI3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结果显示:FDP能促 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的进程,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剧烈运动对几种血清酶活性和T 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大学生剧烈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和剧烈运动及中等强度运动时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变化的观察,发现:剧烈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3h后恢复。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百分率剧烈运动后2h显著下降,12h后基本恢复。中等强度运动后则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剧烈运动可导致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说明健身运动的最大心率不宜超过180~195次/min。  相似文献   
98.
冯磊  庄洁 《体育科研》2014,(2):48-51-55
目的:观察肥胖青少年在4周有氧运动减肥前后其身体形态、血脂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的变化.方法:以15~17岁肥胖青少年32人(男女各16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进行4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结合适当饮食控制的运动减肥训练,并分别于入营第一天和出营前一天测定受试者身体形态、血脂和LPL等指标.结果:4周有氧运动后,肥胖青少年体重、BMI和体脂率显著下降;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空腹血清LPL的活性明显提高.结论:4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结合适当饮食控制能够明显改善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血脂代谢水平,显著提高LPL酶活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肥胖患者的脂代谢状态,对中小强度有氧运动有效促进脂肪分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82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BI)、6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EH)和95例健康对照者(C)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类型,并分析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与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I组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41和0.524)显著高于C组(分别为0.200和0.374,P<0.05)和EH组(分别为0.179和0.358,P<0.05),而EH组和C组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ACE基因的D/D基因型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补充大豆多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高脂组(HF组)、高脂饮食+运动组(HE组)、高脂饮食+大豆多肽组(HS组)、高脂饮食+运动+大豆多肽组(HEs组)5组。运动方案是10周60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6天。SPI灌胃剂量为500mg/kgBW。10周后,检测大鼠血清AST、ALT、LDH活性,肝组织SOD活力和MDA IL-6的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HF组大鼠血清ALT水平有上升的趋势,但不明显(p〉0.05);但是HF组大鼠血清AST和LDH活性显著升高。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有氧运动或补充大豆多肽可以显著地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AST、ALT和LDH的活性,而且有氧运动和补充大豆多肽对于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AST和LDH活性均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它们的活性进一步降低。与C组相比,HF组大鼠肝组织中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上升(p〈0.01),从而导致SOD/MDA显著降低(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有氧运动锻炼或补充大豆多肽均能使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从而使SOD/MDA显著升高(p〈0.01);运动训练联合补充大豆多肽可使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进一步降低,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运动锻炼联合补充大豆多肽虽然能使SOI)/MDA进一步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多,可能也是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引起血清酶活性增高的机制。有氧运动和大豆多肽可以加快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氧自由基的清除,预防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