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04篇
  免费   2996篇
  国内免费   3278篇
教育   213579篇
科学研究   18070篇
各国文化   366篇
体育   16187篇
综合类   15898篇
文化理论   154篇
信息传播   1192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594篇
  2022年   2035篇
  2021年   3921篇
  2020年   5085篇
  2019年   4049篇
  2018年   2720篇
  2017年   2802篇
  2016年   3013篇
  2015年   5914篇
  2014年   15153篇
  2013年   18140篇
  2012年   20498篇
  2011年   21279篇
  2010年   15558篇
  2009年   14664篇
  2008年   17234篇
  2007年   21488篇
  2006年   20706篇
  2005年   18306篇
  2004年   16131篇
  2003年   14602篇
  2002年   11701篇
  2001年   9205篇
  2000年   5112篇
  1999年   2017篇
  1998年   949篇
  1997年   764篇
  1996年   654篇
  1995年   347篇
  1994年   328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42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35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突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个核心,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个大局,抓住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992.
自宋至今的《锦瑟》阐释史,是从纷歧走向融通的历史。各种主要的异说既各有其依据与优长,又各有其自身的缺陷,从而在客观上提出了互补与融通的要求。它们之间,又具有一体连枝、异派同源的性质。纷歧的异说分别认识其一枝一节,融通则将它们还原为一个艺术整体。从纷歧走向融通,反映了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993.
本对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籍贯、出身时代以及其身世经历作了多方面的考证和阐述,填补了学史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影响高校体教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95.
在合唱艺术表现中,力度是作品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力度的强弱变化对比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只有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合唱力度的特点,才能准确合理地运用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对比,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作品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9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走访等研究方法,分析高校学生武术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功效,并从制约高校学生武术社团发展的诸多因素入手,提出相应发展对策,旨在为高校正确认识发展学生武术社团的意义,积极推动武术社团在高校中健康而规范地发展。  相似文献   
997.
“高中文理分科”由“应试”导致,并非“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重大问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的缺失和错位,才是“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以高等学校为主体的考生多元素质评价、高等学校多样方式选拔、录取制度是纠正“应试”固疾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998.
999.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与特点出发,对如何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学生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和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张智中  刘玲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6):79-82,97
作为一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翻译理论方面的建树之外,许渊冲先生以诗词英译而闻名遐迩、驰誉中外;同时,他的小说汉泽也颇具特色,并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本文对许氏翻译理论与小说翻译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并通过对《红与黑》法语原著、一种英泽、四种汉泽的抽样比较研究,来窥视许氏译文之个性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