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5151篇
科学研究   21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74篇
综合类   44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是学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加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是提高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学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对于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本文探索了新世纪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等方面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3.
伟大作品<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林黛玉在作品的关键情节--黛玉之死中说的三句重要的话,是黛玉之死心解的绝好突破点,由此揭示出黛玉身上的崇高的力量所高扬的刚性之美,组成作品内在精神的重要部分,成就作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4.
诗与散曲体裁虽各有异,但同属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抒情文学。比较马致远散曲与李白诗歌,可以见出李白对马致远的影响,以及他们二人抒情风格的异同。概言之:李白情感狂放而执着,抒情奔放飘逸,语言清新明丽;马致远情感超旷而愤懑,抒情奔迸沉抑,语言典雅清丽。  相似文献   
65.
以世界优秀跳远选手刘易斯和埃米扬的典型两跳为参照,分析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在助跑速度、绝对速度、速度利用率、腾起角度与两选手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近期内练就刘易斯一样以速度见长的技术特点(低跳跃型)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适度调整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的比例,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增大腾起角,走埃米扬力量见长(高跳跃型)技术之路,是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6.
思维方式:本质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思维主体在先前的实践和认识基础上,按照自身特定的知识、观念、语言、情感与意志、个性倾向等,运用思维工具去接受、反映、理解、加工客体对象或客体信息的思维活动的样式,并形成化心理深层结构的“硬核”。这一概念吸收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化学等层面对思维方式理解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67.
华丽和朴实是一组相对应的语言表现风格.华丽这种语言风格,在主音、词汇、句式、辞格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即声音和谐悦耳、词语艳丽绚烂、句式变幻多姿、辞格华美奇巧.  相似文献   
68.
元好问论诗推崇"中州英雄气",追慕韩诗雄健高古的风格。其五古、七古多追摹韩愈,并善于烹炼百家,能融汇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优长于一炉,形成他清雄顿挫、奇崛而不雕镂、巧缛而去绮靡的诗歌新境界。  相似文献   
69.
巴渝诗鸟瞰     
巴渝诗是巴渝大地孕育、生长的学奇葩,堪称源远流长。具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唐前为滥觞期,唐、宋为鼎盛期,元、明、清则走向衰落。巴渝诗是外籍作家和本土作家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巴渝学中的瑰宝,无愧为巴渝化璀璨的明珠,自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不朽的成就。  相似文献   
70.
东晋以降,文风浮华,内容空洞,“损本逐末”。隋初,治书侍御史李谔提请文帝杨坚用行政手段端正公文文。本文以其《上书正文体》为研究对象,从文种学角度出发,探索“上书”的历史渊源与向“奏”文种转化;分析后世沿用残留状态的上书之原因,印证该实例处的文种演化阶段。从文体写作的角度出发:分析该文所崇尚的“儒素”之内涵,是强调公文以实用为本。“儒”指内容实在,“素”之指文字朴实。与文艺作品基本出发点,以意境为统率,情趣为根本,欣赏为目的,明显有异。进而分析李谔的主张在公文写作指导思想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