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391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推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需要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而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离不开政府作用。政府作为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者,间接参与创新过程,并引导和影响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京为例,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包括改善地方软硬环境、促进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孵化器建设以及实施“首都248重大创新工程”等。同时,本文也分析了目前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中的问题,并指出进一步推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包括把握北京城市发展重大机遇,加快城市软硬环境建设;继续推进“首都248重大创新工程”;健全法制环境;增加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通过政府购买等措施扶植重点产业发展,以及密切官产学研联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培育重视合作与交流的地方文化等。  相似文献   
42.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生态占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能耗高、水耗大、三废产量大,属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本文通过考察有色金属行业的生态足迹及其构成和变化,分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状况。研究表明:①有色金属行业生态足迹近年来总体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能源消费间接占用地在总生态足迹中占主导地位;②分品种看,铝在有色金属行业生态足迹所占份额最大,达到53%,其次为铅锌、铜,占行业的比重分别为15%、12%,铝、铅、锌和铜这4种金属生态足迹为有色金属行业的80%,是决定该行业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矿种,也是对行业产生环境压力、冲击和影响的主要来源;③有色金属行业近年来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其大小高于工业部门和三大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其增长率相对也较高,这反映了现阶段行业生产依然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性及其金融需求与传统融资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性,导致当下金融业在支持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基础上,以22家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留存收益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正向支持作用,而银行信用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负向支持作用,债券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则不显著。总之金融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效率偏低。由此从政策性金融、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以及风险投资等四个维度系统提出金融支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产业集群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已成为各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处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需要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建立以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博弈主体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策略分析可知,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各方保持协同治理的核心;同时加入一些奖励惩罚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对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政府的监管,则进一步优化对企业间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45.
基于EU ETS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构建了能源密集型行业碳排放权总量分配两阶段决策模型,并根据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现状,选取石化行业进行模型算例。研究得出:碳排放权总量不仅与企业排放参数相关,同时受到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同质企业市场下,碳排放权总量受碳排放权价格均值影响较大,与价格波动无关;单个企业碳排放权总量受企业减排技术成本因子影响较大,受碳交易市场价格总量系数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6.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政策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自2009年以来颁布的311个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及专门政策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完善度指数平均为76.3%,强度指数平均为37.3%,创新度指数的平均得分为5.4%;政策子工具的选择具有显著偏好,频率依次为环境类、供给类和需求类;政策总指数呈现东、中、西由高到低的阶梯状差异特征。并提出加强地方政府需求类政策、优化政策子工具使用结构以及提高政策创新度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7.
杨建昆  雷家骕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479-1486
国家间追赶既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现象,又是学界多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国际上制药业中成功与不成功的“追赶”案例,通过分析成功案例中的相似点,以及不成功案例与成功案例的差异,初步论证了基于科学的行业中的“追赶模式”。它与基于技术的行业中的“追赶”有很大差异,主要是基于科学的行业中的“追赶”依赖于科学与产业的互动作用。研究发现,这种差异至少源于在基于科学的行业,制造能力难以直接提升为产品创新能力,因为产品创新依赖于科学上新的发现;在基于科学的行业的“追赶”,需要重视知识创造的追赶。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科技政策的调整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思路皆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8.
为探寻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研发竞争态势以及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领域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提出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竞争态势分析模型,并以OLED产业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客观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研发比较活跃,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但在专利开发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一些企业和个人已经在我国进行了长时间的OLED技术专利布局,成为我国OLED技术专利的重要持有者,并且一些专利是集中在我国OLED技术的空白领域,这将对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产生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49.
研究跨区域主体协同创新中形成的界面管理问题。结果表明,跨区域视角下创新主体实现协同创新过程中界面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大体可以归结为行政壁垒、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与价值观、知识与技术、组织内部子系统关系、空间距离等因素。提出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实体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区域间的界面矛盾与冲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从而提出建立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设想,并对该自主创新区的功能、特色与优势进行描述;同时,对该自主创新区设计了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0.
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竞争的战略意义,建立评价模型,选择韩国等比较样板,测算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为代表的广东的技术差距,进而解码差距基源,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破解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