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360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目前知识工程研究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构建领域本体是知识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已有的基于本体的应用研究来看,领域本体可以在学习者模型建立、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开发、智能答疑系统开发、资源库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构建领域本体是各种应用得以实现的前提。然而构建领域本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领域专家的参与,当前是手工完成的,建设周期长。面对一个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仅仅依靠领域专家来手工构建领域本体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文本挖掘的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方法,即借助于面向文本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从教科书或科技资料中提炼出概念、概念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辅之以学科专家和知识工程师的参与,从而加快领域本体建设速度。整个构建过程由“文献材料选取”、“文献材料文本处理”、“概念关系标注”、“形式化表示与存储”、“知识库评价”等五个环节组成,涉及信息提取、中文分词、术语自动提取、术语定义自动抽取等技术以及基于术语部件的概念间属种关系、并列关系半自动发现方法和基于术语互信息值的概念关联关系半自动发现方法等方法。文章还针对当前开展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学习资源需求,选取“教学设计”这一课程作为研究个案,以基于文本挖掘的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方法来建设教学设计学科领域本体,以便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从平台的基本功能、学习者对所提供学习资源的满意度、人际交互情况等三个方面对基于Moodle平台开展的教学交互活动进行了个案调查,并利用SPSS对研究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提出通过加强平台模块设计的统一性、优化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资源、改进教学组织活动、调动网络学习观望者的交互积极性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策略来改进Moodle平台教学交互水平,从而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3.
王志敏 《培训与研究》2008,25(8):110-112
教学设计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应依据以大纲为准则,以教材为构架,以计算机为媒介,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4.
聂琴 《中学教育》2008,(9):56-59
发挥教学领导的作用,是中小学校长的一项重要职责。如何有效地履行教学领导的职责,是许多中小学校长所关心的。在这方面,美国中小学校长在其教学领导中采用的“走课”,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本文主要介绍了“走课”的缘起与内涵、程序与方法,以及它的优点与局限。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初步界定了开放教育教学信息交互的概念和涵义,总结了现行信息交互方式中的障碍性因素,分别从信息主体和客体的角度来总结。并分析了障碍性因素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6.
Learning progressions are theoretical models that describe learning of scientific ideas and practices over time. These hypothetical progressions need to be tested and refined in order to productively inform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ur attempts to revise a learning progression in genetics. In particular, we focused on two constructs that embody core ideas in classical genetics and one molecular construct. The revisions are based on analysis of pre‐ and postinterview data obtained from sixty 11th grade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y engaged in a 10‐week unit that addressed these concepts. We found that while many of the students held ideas that aligned with the progression, there were several distinct dimensions of student reasoning that were not captured and led to substantial revisions of the constructs including: (a) the splitting of the construct dealing with meiosis (E) into two subconstructs (E1‐physical passage of genetic information and E2 – the role of sex cells), (b) the addition of new levels to constructs dealing with the universal na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genetic code (A) and construct (F). For Construct A, the lower levels were expanded to include ideas about the localization of DNA in cells and to include ideas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DNA that were not captured in the progression. Revisions to Construct F included the expansion of existing levels and the addition of modes of inheritance such as codominance and incomplete dominance. The research we present offers insights about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hat can be used to test and refine progressions, as well as insights about student learning in genetics as we further describe and expand the stepping‐stone ideas in the progression and discuss further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learning progressions.  相似文献   
127.
杨四耕 《教育学报》2005,1(6):39-46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凯洛夫教学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是第一位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与此同时,凯洛夫教学论也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即“凯洛夫问题”。对于凯洛夫教学论,必须谨慎地秉持“一种积极的怀疑论”,而不能对它进行简单地否定、甚至“颠覆”。“凯洛夫问题”的实质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而归根结底是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8.
以"加速度"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包含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应用、概念反馈四个阶段。从Dislab传感器实验入手,运用了类比、推理、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旨在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并牢固掌握加速度这一重要概念,培养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9.
云南电大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结合各种学习理论,云南电大探索并总结形成了既符合试点项目宗旨,又适合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实际的“一二三四五混合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借鉴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混合型等学习理论的合理内核,在试点工作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形成的,对全省电大系统的开放教育起到了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从教学设计的定义出发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阐述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汇编语言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