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566篇
科学研究   125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解决了量子计算中的一些组合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极限学习机参数优化问题,提出量子遗传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方法(QGA-ELM)。在该方法中,对ELM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采用量子比特编码,并将其映射为QGA的染色体,QGA的适应度函数为对应ELM的分类精度;通过QGA的量子旋转门优化出输入权值与隐含层阈值,以此训练出分类精度更高的ELM,从而改善ELM的泛化性能。通过ELM和QGA-ELM对数据集的仿真结果对比表明,QGA-ELM有效地提升了ELM网络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
对滚翻垫球后“再后倒”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可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 ,以便在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量子通道安全的一般性限度。我们提出了利用检查被抛弃的数据来侦破窃取者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奠定了20世纪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基础,相继取得了人们在原子能、航天、激光、超导、信息、纳米等一系列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代物理学发展的特点是向“微观世界”和“宇观空间”进军,向“新事物”和“复杂性”进军,形成了从基础性研究到促进高新技术应用的新发展模式;物理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是“彻底唯物”和“批判性”的,物理学理论体现了“简单、对称、和谐”的美。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四能级原子的自发辐射。原子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其必然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衰变,产生自发辐射现象。本文针对四能级原子仅存在自发辐射的情况,基于量子力学和Kraus算子理论,利用约化密度矩阵方法,得到四能级原子自发辐射的密度矩阵元演化规律,从而分析量子态相干特性。  相似文献   
17.
原子分子物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发展概况,评述了其学科地位及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对原子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阐述了原子结构理论新的领域和近几年取得的成果。指出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以Breit-Pauli哈密顿的球张量形式为基础,借助不可约张量理论,建立了计算多电子原子能量的相对修正的一种解析理论。最后对原子分子物理理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为主活性区,其上的2位C、4位N和6位O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9.
谐振子量子制冷循环性能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量子主方程和半群逼近研究以谐振子系统为工质,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谐振子数过程组成的不可逆谐振子量子制冷循环的一般性能特性,导出了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制冷率、输入功和熵产率等重要参数的一般表达式.并详细讨论了高温极限下谐振子量子制冷循环的优化性能,导出了最大制冷率和相应的制冷系数.所得结论可为非常规工质低温制冷循环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讨了在实验室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摆球的大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指出摆长在一米左右,摆球直径在二厘米时,由摆球大小带来的误差,出现在重力加速度的第五位有效数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