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47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宗教的某些特征如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政教合一、强烈的非理性、作为文化形态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地域上的跨国性与世界性等 ,都可能成为诱发冲突与战争 ,扩大冲突与战争的规模的重要原因。我国周边也存在宗教引发冲突与战争的可能 ,对此 ,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2.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从革命前的反封建启蒙运动,到革命的直接导火索,从对革命进程的影响,到"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的因素。  相似文献   
23.
回顾百年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历程,在科学主义研究理念的强势影响下,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始终呈现出一种"去宗教性"的研究倾向,即将宗教心理现象的研究化约为对世俗心理现象的探讨,并由此造成了宗教心理学研究的无序、纷乱、零星和琐碎。唯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接纳并尊重宗教心理现象所固有的"宗教性",宗教心理学研究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24.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正确和科学地认识和处理新世纪出现的宗教问题,为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学界近十年来"宗教鸦片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在总结、归纳这一阶段"鸦片论"研究的特点、存在分歧的基础上,对其下一时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期和展望。  相似文献   
25.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negotiation of ‘queer religious’ student identities in UK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experience’ has generally been characterised as a period of intense transformation and self-exploration, with complex and overlapping personal and social influences significantly shaping educational spaces, subjects and subjectivities. Engaging with ideas about progressive tolerance and becoming, often contrasted against ‘backwards’ religious homophobia as a sentiment/space/subject ‘outsid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follows the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 of queer Christian students. In asking whether notions of ‘queering higher education’ (Rumens 2014 Rumens, N. 2014. “Queer Business: Towards Queering the Purpose of the Business School.” In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Public Engagements, Intersecting Impacts, edited by Y. Taylor, 82104.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Crossref] [Google Scholar]) ‘fit’ with queer-identifying religious youth, the article explores how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re narrated and made sense of as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transitions allow (some) sexual-religious subjects to negotiate identities more freely, albeit with ongoing constraints. Yet perceptions of what, where and who is deemed ‘progressive’ and ‘backwards’ with regard to sexuality and religion need to be met with caution, where the ‘university experience’ can shape and shake sexual-religious identity.  相似文献   
26.
具体介绍印度古典舞的种类及其特点,并揭示在印度古典舞蹈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所产生的影响力。印度宗教和印度古典舞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宗教不仅为印度古典舞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更为重要的是为其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7.
民间宗教与中国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宗教以巫术及民间信仰为依托,往往借助于社会关系发生变迁的历史机缘形成一定规模的宗教结社,由于它们的结社理念具有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所宣传的思想也因此常与官方意识形态相抵触,尤其是对“末劫”的信仰,所表达的是变革现实社会状况的潜在要求。民间宗教是中国民间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其存在和发展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社会组织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哈姆莱特一直被当作典型的人文主义者,而以此去衡量他的所作所为时,却会发现他无论是行为上、还是言语上,都有很多与此相悖之处。哈姆莱特不仅够不上一个人文主义者,而且其内心世界还存在着严重的宗教神学思想,其特点正好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刚刚从宗教重压下站立起来的"人",在精神上依然存在着与上帝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长篇小说《罪与罚》和《白痴》的分析,探讨了他的写作意义。作家试图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的犯罪与忏悔过程,来说明理性精神对人的戕害,宗教对人的拯救作用;反之,在《白痴》中却通过“圣愚”——梅诗金的毁灭表达出他对宗教的怀疑。由此可见,这两部伟大的作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与宗教的深沉反思的结果,是他对两均表现出一种怀疑心态的展示。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