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危险驾驶罪是以故意为主观方面要件的犯罪,醉酒驾车构成该罪必须要求行为人对与醉酒驾车行为相伴而生的危险结果具有故意心态。醉酒驾车案件中,行为人对危险结果具有预见义务和预见能力,实践中也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认为行为人已经完成了这一预见。进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应当成为醉驾者免责的唯一的主观方面的事由。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根据行为和事实对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进行准确认定,以实现危险驾驶罪司法认定的主客观相统一。  相似文献   
72.
当代中国娱乐文化的三大新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下社会一个不可轻视,也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考察当代中国娱乐文化的发展,可以知道,我们经历了从娱乐文化被否定、被改造的时代,到娱乐文化被肯定、被张扬的时代,从中可以看出转型期娱乐文化的三大新变,那就是:从娱乐原罪化到娱乐无罪化;从娱乐精英化到娱乐平民化;从娱乐政治化到娱乐商业化。  相似文献   
73.
《晨报副刊》与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文学运动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阵地——《晨报副刊》,在“五四”新文化的大潮中扶植和影响了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的成长,而且更为现代文学史此后的发展起到了渡船航进、摇旗呐喊的作用,这其中鲁迅更是对《晨报副刊》不仅情有独钟,同时亦倾注了自己的很大心血。文章想着重从鲁迅与《晨报副刊》这一话题来作一番探讨,以期能引起学术界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74.
在悲剧《炼狱》中,普罗科托因犯下通奸罪不经意间启动了萨勒姆镇一些人的种种欲望和罪恶,为自己和那些无辜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直不能正视自己罪孽的他,面对法庭和宗教强权的逼索,在妻子的帮助下最终战胜了自己的罪恶、软弱和自卑,找回了自己纯净纯善的灵魂,完成了自我救赎。这只迷途的羔羊终于回到了上帝的怀抱,坚持真理、捍卫良知,获得了新生而成为圣人。该剧展示出现实社会中严峻考验下人性最光辉的一面,让观众对人性的回归有了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75.
足球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无法完全脱离极端的暴力现象,而暴力行为的主要实施者是球迷。由于球迷暴力的出现,足球在缔造一种现代文化品格的同时,也兼容了史前文化的内涵,所以足球更富有部落战争的特征,球迷暴力则更具有仪式感。但不可否认,极端性暴力案件又具备了一些黑帮争斗的鲜明元素。因此足球暴力很难构成美学体系,它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原罪。中国人对待足球暴力现象相对不宽容,但往往用隐恶的方式来处理。足球与政治的高度融合折射出足球集团性的全新寓意:球员集团负责足球的炫技功能,球迷集团承担足球的能量扩张,社会集团是足球存在与发展的隐性力量。媒体对球迷暴力的报道往往有夸大之嫌,而对于球迷暴力行为的规制也大可不必采取极端手段。  相似文献   
76.
中国体育人的行业先祖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武人集团。战国时期武人的社会地位开始下移,武人在遭受到帝制时期各个王朝的迫害性对待后逐渐沉潜到社会底层。汉代灭侠仅仅是对春秋和战国时期尚侠时代的一种反动,却意外地消除了中国武士的常态化身份,而中国体育人的罪感存在已成为阻滞民族创造力的障碍。现代中国体育人仍旧带着诸多的不兼容于儒家文明的价值符号,中国体育人的罪感心理并未完全消亡。在举国体制、大国体育以及强国体育的策略的鞭策下,中国体育看似崛起,但并未改变中国人对体育以及体育人的刻板印象。中国体育人精神的再造工作始终未能完成。中国现代的体育人的生存与发展之路依然充满了迥异于传统中国人和典型的西方人的奇异性。  相似文献   
77.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各国立法中被普遍采纳并受到重视.我国合同法的制定也体现了这一立法思潮.我国新的合同法不仅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原则地位,而且围绕着诚实信用原则,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合同义务体系和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78.
基督教文化融入西方文学的完美佐证以及多元宗教理念植根于文学发展的土壤进程中,成为催生文学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其影响可谓源远流长。而圣经中关于"罪恶"与"救赎"的主题在不少作家经典作品中得到体现。陀思托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就是关于这一主题的再现。  相似文献   
79.
《圣经》中的“乐园”神话是西方文学的一个宝藏,它蕴涵有丰富的人生寓意,是文学家创作出传世佳作的温床,由“乐园”神话构筑了一个个文学原型。这一切在基督教文化中又被以原罪与救赎、迷惘与净朗、善与恶等思想形式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80.
"原罪说"是西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千百年来阐释者不计其数。德国古典哲学家、辩证法大师黑格尔的解释尤为精彩。他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认为,所谓的"原罪"来自人自身的觉醒即知识的获得,人摆脱自然状态是必然的,并非受到外因的引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