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3406篇
科学研究   242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26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任何事业都将一事无成。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确立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观”。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民观,无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研究我国建国以来在不同时期采取的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针对《汉字化》发表的《由美国的一则民谚说起》这篇短存在的问题,本从思想内容、汉字知识、语言字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批评,驳斥了“汉字是智能型字”的荒谬观点。目的在于净化学术环境,维护先进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4.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趋向"天人合一"的文化有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创作上对比手法的倡导,结构上取消某些语助词、设立对仗,以及中国文字自身的表意特征和普及化的书法艺术追求,多方位的为作品“虚“化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55.
全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国家中一种重要的语言教学理论,它秉持整体主义价值取向,强调语言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整体性,强调积极的学生观、非传统的教师观以及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主题单元是其一种重要的课程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56.
教育扶贫瞄准偏差即教育扶贫对象识别以及教育扶贫资源投放所存在的偏颇和误差。目前,教育扶贫对象识别、教育扶贫项目设计以及教育扶贫经费使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瞄准偏差。政府作为我国教育扶贫主体的首席,其"经济人"特质和"委托—代理"行为方式构成了教育扶贫瞄准偏差的两个重要变量。因此,基于政府行为视角治理教育扶贫瞄准偏差,一方面,需要完善激励机制以实现各级政府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目标兼容,激发各级政府治理教育扶贫瞄准偏差的动力;另一方面,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教育扶贫主体体系,提高政府治理教育扶贫瞄准偏差的能力。  相似文献   
57.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全面大规模的正面接触从明末开始,到18世纪跌入低谷。不过,要追溯其最近的源头,至少应该追溯到元代。本文就元明清时期中西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8.
经济法的利益观是社会利益观,社会利益是经济法产生和存在的天然基石;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实现个人利益,以充分体现经济法的人文关怀;经济法为社会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即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社会分配法律制度和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9.
作为元末北方儒学的代表人物,苏天爵的经世思想是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现在自觉记述元朝立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成就,浓厚的忧患意识,提倡多施仁政、爱民厚生的思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60.
邓小平真理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真理的科学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检验真理的价值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是非功过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实现了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关于真理检验标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