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472篇
科学研究   8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诗的语言多是隐喻语言,于坚却利用“口语化”等多种修辞手段,拒绝隐喻,以对“存在”作最大限度的敞亮。其意在反叛“朦胧诗”的诗歌艺术,凸显后现代主义精神和平民价值观。  相似文献   
32.
隐喻在经济领域中广泛使用,它是人们对经济现象的一种认知模式。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若干方面得到体现,且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3.
《秋水庵花影集》是晚明散曲大家施绍莘现存可知的唯一的一部作品集,它成书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浸润着施绍莘的心血。由于施绍莘的精心安排,明刻本《秋水庵花影集》呈现出了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34.
浅释英语隐喻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形象,还是一种思维形式。构建隐喻理论的任务,就是力求阐述将句子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的隐喻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原则。完整的隐喻理论体系,应当是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哲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符号学等学科对隐喻研究的综合。  相似文献   
35.
作为“虞山诗派”“疑丞”的海虞“二冯”,创造性地阐释“比兴”之义,并将其与“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融为一体,概括了诗歌“以比兴寄美刺”的体用本质。其“比兴”说虽有狭隘之嫌,却也深合我国古代的论诗传统,对清代诗词的创作和理论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6.
现代隐喻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认知、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合理运用隐喻的认知及教学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37.
汪曾祺的小说写得极富意境,一直以来,前人多从叙事学、文体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分析其代表作《受戒》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38.
话题结构分析法是由芬兰语言学家Lautamatti创建起来的语篇连贯研究方法。该方法侧重考察句子话题与语篇主题间的语义关系,研究语篇中不断重复的关键字词的推进模式。通过研究句子话题的推进方式,可以了解到语篇的组织形式,考察其语义连贯和统一的情况。因此,本文拟从话题结构分析法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语篇连贯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称谓是用来反映人们之间相互称呼的一套名称,而其中的职业称谓又可突出的反映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汉语教师职业称谓语"园丁"进行相应的解析。  相似文献   
40.
周自强 《海外英语》2011,(10):22-23,26
Figurative speeches, especially metaphors that prevail essays, novels, reports, poems, etc. give flavor, if not life, to writings, help express the inexpressible, bring the abstract concrete, make the tedious succinct, and illuminate the vague and the ambiguous bright and clear. It seems that metaphors to writing is what salt to cooking ─ and more. In this paper, we are attempting to drag it to a "down-to-earth" tool to be handy to common learners by quoting examples from various styles to show how it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language power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ordinar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to get familiar with and learn to employ metaphors and other figurative speeches in writing. We should be able to use words in non-literal sense to lend force to an idea, to heighten effects, or to create atmosphere, so as to make our writings eligible at least for practical use and readable for an ordinary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