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79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摔跤运动员模拟比赛后疲劳和恢复的生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10名摔跤运动员摔跤模拟比赛后血、尿一系列生化指标的实验分析,发现摔跤是以糖酵解系统为主、无氧有氧代谢供能的运动项目。在模拟比赛后,血乳酸明显升高,但1h后消除迅速;肌内嘌呤核苷酸分解激活,血氨和尿酸生成增多,血氨和血尿酸与血乳酸指标一样,可作为运动强度和机能恢复的指标。摔跤比赛降低肾功能,赛后60min明显改善,摔跤比赛后至少24h内,机体处于蛋白质净降解状态,约2d后完全恢复。摔跤比赛对运动肌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对结缔组织损伤不明显。  相似文献   
262.
摘要:中国式摔跤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秀代表之一,是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展现东方哲学精神的一项体育运动。为了探究中国式摔跤发展历程,揭示影响其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和所蕴涵的启示,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式摔跤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其运动竞赛、竞赛规则和科学研究等相关要素。研究结果:1)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经历了2个时期和6个阶段;2)全运会时期,受到重视,运动竞赛达顶峰,竞赛规则多次修订,科学研究稳步推进;3)非全运会时期,身处尴尬境地。运动竞赛活动呈现波浪式,竞赛规则两次修订但未出版,科学研究呈现广度有余、深度不够;4)合法的协会社团和学会社团不健全;项目名称不统一;运动竞赛活动没有形成“塔式”体系结构;竞赛规则反映中国式摔跤特点不显著。据此建议:辩证处理好三组关系、合理运用好三种力量、坚持走好三条道路,形成多元化推广模式和发展方式;构建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体系,确定国际通行规范的项目名称,统一技术动作名称和术语。以期自我革新,摆脱尴尬境地,形成中国式摔跤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担任根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开路先锋者。  相似文献   
263.
摔跤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受世界各民族的喜爱.摔跤是一种强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其特点是两人在在直接的徒手接触中进行搏斗,技术性很强,对运动素质的要求很高,也是短时间内和对方比速度、比力量、比耐力、比灵敏、比智力、比心理,所以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和较高水平的连接技术动作,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水平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264.
动物中美的炫耀者总是雄性,而人类两性在服装美的炫耀上交错变化。通过剖析不同时期两性炫耀的历程,指出在适者生存、人类前进的步伐中,生产力不断提高,两性炫耀的方式、程度、表现不断演变,服装也随之产生、演变,从而从某个侧面揭示两性在服装美的炫耀上交错的奥秘,并探寻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5.
唐建元 《体育科技》2010,31(1):72-7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对我国男子摔跤训练工作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为了提高我国男子摔跤队的训练水平,达到夺得奥运会金牌目标,必须加强国家队的制度建设,保障训练工作顺利实施;全面客观分析找出差距,找准突破口和对策;深入研究摔跤制胜规律,改革创新训练思想;突出关键专项素质训练,重视恢复有效预防损伤。  相似文献   
266.
摔跤技术是中华武术"摔技"最高水平的聚合体,然而,由于二者因摔法规则的变更而产生了表象背离,使得更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只重其然而不去追究其所以然。文章结合比赛和教学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指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摔法技术单一的缺憾,并说明合理运用摔法的重要性,以明确我国武术散打项目发展方向,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67.
"挠羊"是流传于山西省忻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摔跤的地方俗称.挠羊摔跤文化是一种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是多民族混居后的历史文化产物,是一种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文化,同时也是活态体育人文遗产.  相似文献   
268.
目前,国际摔联制定的新规则各国都已比较适应,尤其是反抱躯干摔的进攻和防守技术.其次,2005年新规则执行后,每场比赛得分增加,但随着对规则的把握程度增加,随后两年每场得分呈下降趋势,目前运动技术发展与国际掉联提倡大幅度动作和高级技术的宗旨相统一.最后,通过对得分手段的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欧洲锦标赛运动员使用趋向均衡化,但是站立使用动作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