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00篇
科学研究   26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2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2001年起,我们开始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打造如东教育品牌、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2.
发掘人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资源的关键,提高人的思想与精神生活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资源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资源的目标。  相似文献   
63.
长期以来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重智轻德的片面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资源具有导向性开发、激励性开发、渗透性开发、持续性开发和全面性开发的作用。通过各种开发活动,促使人的事业心、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进取精神、开拓精神等素质得到升华,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个人的价值在积极主动的劳动创造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4.
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水平.当前我国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国家人才资源配置出现不合理,因此必须完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  相似文献   
65.
人才荟萃、技术密集、地位超脱、联系广泛等特点,通常被科协用以表述学会的独特优势。但在目前所处的学会管理体制条件下,学会、尤其是基层学会受到的羁束因素很多,如人才资源部门所有,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活动空间十分有限,活动经费依赖强烈,接受委托仍是期望,而基层学会又几乎没有专职人员,“群众性”、“松散型”的特点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支撑体系的滞后,形成了制约基层学会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但学会又是科协工作的主体,学会的绩效直接关联科协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66.
67.
人才资源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校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竞争中的优势取决于人才的优势。科学做好人才统计工作,准确分析高校占有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发展规律;高校间人才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状况差异,可为高校确立人才战略、制订人才规划、作出人才队伍建设决策提供基本依据信息;为政府管理和指导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协调配置高校间的人才资源提供有力支持。无论在微观管理中,还是在宏观调控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是笔参加安徽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人事人才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利用人才学、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及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8.
文章认为,纵观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之所以还处在一种不发达状况,人才的外流和缺乏是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充分发掘潜能,发挥现有人才资源最佳效益.要以多种形式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要不拘一格广揽适用型的经济建设人才.要齐心协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9.
《科协论坛》2006,21(8):31-32
农村人才开发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消除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才能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长期以来,我省各级科协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真抓实干,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0.
加入WTO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中国必须进一步贯彻、实施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战略。开发政府复合型人才资源既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有力保证。因此,在入世的新形势下,需要对复合型人才进行全新定位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