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595篇
科学研究   47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喜新厌旧”是人们欣赏作品的平常心理。“新”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62.
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优秀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14次训练课运动负荷的测试,认为现阶段我国竞技健美操在训练负荷上有偏小的趋势,在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上也略显不足,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的训练负荷应控制在运动后即刻平均心率165次/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3.
我国人均耕地只及世界人均的1/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的压力愈益严重。缓解矛盾采取的保护耕地、控制人口等综合措施中,提高单产是最主要的出路,是农业科技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4.
山东省禹城市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是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前提,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对不同条件下的作物生产潜力准确估算和适宜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是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PS123作物生长模型进行作物生产潜力计算,根据山东省禹城市实际状况,确定了模型输入参数,计算了研究区玉米、小麦和大豆的光合、光温、气候和气候-土壤生产潜力,采用作物结构订正计算区域粮食生产潜力。考虑粮食生产中光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等方面,从准则层和因子层两个层面构建了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目标值和权重,对禹城市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①山东省禹城市光合生产潜力52 784kg/hm2,光温生产潜力11 023kg/hm2,气候生产潜力8 377kg/hm2,气候-土壤生产潜力6 450kg/hm2,对这3种作物的实际产量进行结构订正得到该市1999年~2001年粮食平均现实生产能力为6 244kg/hm2,禹城市粮食生产潜力较大; ②制约粮食生产稳产、高产主要自然因子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劳动生产率、化肥利用率和产投比的低下是主要的社会经济限制因子。根据不同的限制性因子,本文提出了单项资源利用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5.
作物杂种优势基础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是 2 0世纪农业科学的重大创举。相对于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来说 ,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缓慢。回顾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从遗传差异、基因效应、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分析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并对深入开展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6.
种植等高绿篱是丘陵山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经营措施,是防治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有效手段.由于绿篱植物的引入,存在着绿篱植物与作物之间的抑制或促进作用,尤其是两者之间在养分、光、水和气方面的竞争作用,又成为植物篱推广应用的限制因子.本研究选用豆科紫穗槐和禾木科香根草为绿篱植物,间作小麦、大豆,设置单作、板隔、网隔和无隔4个处理.借助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绿篱和作物养分含量及吸收量.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N吸收影响不大,香根草不利于大豆N吸收,紫穗槐对大豆N的吸收有利;香根草抑制小麦P的吸收,促进大豆对P的吸收,紫穗槐对小麦、大豆P吸收都有利;香根草、紫穗槐对小麦、大豆K吸收起促进作用;香根草对N的竞争和对P、K的吸收能力均强于紫穗槐,而对N的吸收能力弱于紫穗槐;两种绿篱对小麦影响弱于小麦个体间的影响,对大豆的影响强于大豆个体的相互影响.这些揭示了紫穗槐和香根草对小麦、大豆之间的养分促进与竞争特点,为丘陵山区植物篱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陕西安康地区紫阳县富硒作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雒昆利 《资源科学》1995,17(2):68-72
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及采样和室内分析化验工作,发现本区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的含硒量是不同的,不少地区的玉米、茶叶、土豆、水稻等的含硒量在0.1-6.6ppm范围内,是一般同类作物的含硒量(+-0.036)的3-200倍;农作物的含硒量与基岩的含硒量、结构造成及地貌地  相似文献   
68.
植物驯化与我国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的栽培是农业起源和人类定居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生活资料的获得也从原先的狩猎、采集等带有掠夺性的方式进入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生产性经营方式。自从人类栽培植物以来,各类家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纤维作物和各种蔬菜水果就开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们。对于它们的起源和传播研究无疑将对我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意义。由于现在相关的资料调查还有很多欠缺,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仅就笔者所见的一些资料对早期我国栽培植物的起源和发展做一些非常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9.
《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频次统计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3年所统计《作物学报》的被引频次分析表明,这两种检索系统对《作物学报》的被引频次统计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误差;认为文献检索机构应重视引文统计数据和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引证指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0.
最近几年在中国由于学者的不断“关怀”,“科学主义”一词时常被提起,更被视为贬义词而不加分析地拒斥。这种做法常与学术反科学运动有某种内在联系,当然也与对科学的无知、嫉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