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749篇
科学研究   117篇
各国文化   71篇
体育   201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5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一幅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对舆论引导的作用不可低估,而能产生视觉冲击力的途径很多,譬如新鲜的拍摄内容,或者恰当的形式运用.  相似文献   
22.
采访中刻板印象的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新闻前哨》2008,(8):66-67
刻板印象是一种人类天生具有的认知策略,它自动地、无意识地、难以改变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动。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刻板印象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本文引用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对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分析它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影响,探讨记者应该如何控制刻板印象的不利影响,实现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23.
《视听界》2008,(2):1-1
《视听界》筚路蓝缕,是中国广播电视不可多得的一片完全在市场经济氛围中成长的前沿学术绿洲。正因为在传媒业界体制转轨最早,生存感触最深,离实践一线最近,因而她有着比其他媒介理论刊物更强烈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并一再显示出眼光敏锐而手段又灵活务实的办刊理念。她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一心网络延揽全国学界业界精英,同时力所能及地深入到全国各地传媒改革的浪潮之中,  相似文献   
24.
杨靖 《青年记者》2006,(8):33-34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指出:家庭的日渐脆弱是传统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迈进中出现的必然现象.传统社会中,婚姻关系是个人终生的社会关系,违背婚约,会遭到团体中每个人的排斥.在现代社会,人们违背婚约,尽管也要承担负面后果,但不会遭到整个社会的谴责,从而单亲家庭在当代社会秩序中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我国根据民政部门统计,内地2003年离婚133.1万对,比2002年增加15.4万础2004年离婚161.3万对,平均每天就有4000多对夫妻离婚。离婚水平与新加坡同属亚洲离婚率较高国家。离异家庭快速增长必然带来单亲家庭儿童数量的迅速增加,2002年,我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家庭孩子,预计今后每年还将以50—60万的数量递增。离婚所致的单亲家庭子女在中学生中达到8%。  相似文献   
25.
2000年的春天,我们回到了邵的外公早年开杂货店的小镇——葛仙(浙江义乌),整街的老民居依然面貌完整,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紧挨着外公的老店,陡然矗立着一座大礼堂,苏式建筑,高大而张扬的门面在青砖黑瓦的民房堆儿里很是扎眼,门前一口池塘,黑乎乎的塘面漂浮着各种垃圾、排泄物,投映着大礼堂的倒影。  相似文献   
26.
王骁 《声屏世界》2004,(1):44-44
“惟有一流的情感才能组成一流的广告”。以“情”见长的情感诉求类广告给广告播音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解读品牌的情感概念、完美地表现广告的创意思想?本文力图从受众接受心理入手,探讨情感诉求类广告播音创作的“攻心”战略。  相似文献   
27.
“我爱阳光,因为它是金黄的;我爱天空,因为它是湛蓝的;我爱小草,因为它是嫩绿的;我爱枫叶,因为它是火红的;但是,我更爱生活广播,因为它是五颜六色的。”2005年3月1日,河北乍活广播开播周年特别节目中,一个12岁的小听众用她童稚的声音朗诵了这首她自己创作的小诗。而一位年逾花甲的书法爱好者则在纪念册上留下了一行笔力飘逸的行书“活色生香入味来”。  相似文献   
28.
29.
情趣(十题)     
正情结那天,早年在市工人文化馆学习写作的文友到山水庄园聚会,正准备吃午饭时,一位中个老头闯了进来。只见他抬眼打量着众文友,然后,问:各位,咋个聚会也不喊我一声?你们一个二个眼睛长到头顶上啦,连我也记不得了?当年,我几个不是一起学习写作的吗?他到底是谁?我极力筛动记忆的筛子,可一时想不起他是谁?在工人文化馆门前的草地上学习  相似文献   
30.
李玲 《辅导员》2015,(3):29-30
假期中,已经毕业四年的学生邀我一起聚会,我欣然前往。聚会上,大家很自然地谈到小学生活中的趣闻。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女孩一改原来的娇羞,大大方方地说:“李老师,我最感谢您的不是您教会我们什么知识,而是您说我的一句话。”我很诧异,因为我根本不记得我曾经对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姑娘说过什么。她接着说:“您还记得有一次设计板报,宣传委员没有来,您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