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78篇
科学研究   22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为探索中国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基于I-CAGE框架,以62个国家为案例国,采用NCA与fs QCA探究中国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的组态路径,剖析创新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对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的协同效应。研究表明,不存在导致中国知识产权高出口额和高进口额的单个必要条件,但制度因素对知识产权进口和出口、创新因素对进口发挥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对于高出口,存在经济驱动下制度主导型、文化驱动下创新主导型和经典CAGE主导型3条路径;对于高进口,也存在经济驱动下制度或创新主导型、制度和创新主导型和经典CAGE主导型3条路径;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提升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42.
【目的/意义】围绕网络舆情反转频发现状,厘清网络舆情反转生成机理,以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应急治理面临的挑战。【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建立网络舆情生态种群关系网络研究框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首发主体权威度、网民相关度、传播主体权威度、传播主体倾向、首发信息内容直观度、内容敏感度、舆情持续时长七个内在因素的“联合效应”,识别网络舆情反转产生动因和组态路径。【结果/结论】网络舆情反转组态路径可归纳为“关键种群主导舆情信息持续发酵型”和“管理种群引导舆情信息迅速扭转型”两种类型。敏感型网络舆情信息作为网络舆情反转的核心条件,与难制约型关键种群、持续间断型管理种群相互作用作为主体力量推动网络舆情反转;自由包容型支持种群为辅助条件。【创新/局限】基于信息生态学搭建网络舆情反转生成机理研究框架,从组态视角剖析网络舆情反转生成机理,为网络舆情反转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43.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对企业发展和维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如何激发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47家涉及新产品开发业务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QCA方法探究组织能力、组织创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激发新产品开发绩效。研究发现,企业有4种实现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组态和2种实现非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组态。结果显示,运营能力、动态能力、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都不是企业实现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却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数字化转型、组织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匹配很重要。只有数字化转型、组织能力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匹配合适,才可以产生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与数字化转型程度低的企业实现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路径有所不同,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本文为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新见解,也为企业实现高的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44.
书业短视频发展重构着图书出版产业逻辑和供需生态。文章依据研究模型变量设定原则,选取了39个头部典型书业短视频账号及其发布的1880条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上瘾模型为理论依据,从触发、行动、酬赏和投入进行变量研判,并辅之情感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进行变量测量,探索书业短视频的传播机制。研究发现,超级注意力触发型、多模态可供性驱动型、情感类酬赏提供型为3种典型的组态模式,并基于此提出了书业短视频传播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45.
数字创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跨行业和领域边界经营,产品多元化战略是驱动数字创业企业迅速成长形成商业生态的重要举措。已有产品多元化影响因素研究从内部资源视角或外部需求视角考虑单一要素的驱动作用,尚未深入探讨各前因要素之间的互动和因果复杂性机制。因此,本文采用fsQCA方法,探究资源侧和需求侧的5个前因条件对数字创业企业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协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创业企业的产品多元化驱动机制可分为3种模式:团队—用户质量驱动型、团队—用户数量驱动型、财务—用户驱动型。研究发现,单一的需求因素或单一的资源因素并不能直接驱动数字创业企业进行产品多元化,内部资源与外部需求的结合是数字创业企业进行产品多元化的真正驱动力。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了数字创业企业的产品多元化发展路径,对于把握数字经济背景下创业活动的全新内涵,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6.
为探索省级范围内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同路径,理解其差异化发展的机制,基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研究框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山东省16个地市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1)R&D人员投入是影响山东省各地市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瓶颈,且不存在构成非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2)发现4条高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和3条非高绿色技术创新路径;(3)山东省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集聚辐射效应。深层次地解释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因果复杂性,有力证实“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也为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着力点。  相似文献   
647.
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人才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产”“教”两类型组织在育人过程的协同始终缺乏理论指导和有效实践路径。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50个产教融合典型项目进行分析,聚焦企业规模、学科类型、项目动因、项目行动、项目约束等条件变量,识别出提高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成效的最优路径。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协同理论,提出产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和协同路径,为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可复制性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48.
本研究基于WSR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我国91家产业创新实验室为样本,通过fsQCA的组态分析范式,剖析产业创新实验室高创新效率的驱动因素组态及提升路径。结果显示:(1)单一因素无法推动产业创新实验室的高创新效率;(2)存在3种能够驱动产业创新实验室高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分别是“物理”层面的创新生态环境型组态、“事理”层面的高组织创新驱动型组态,以及“人理”层面的高层次人才引领型组态;(3)发现了1条能够产生低创新效率的组态路径。故建议相关组织为提升产业创新实验室创新效率,需审慎思考自身资源特征优势或劣势,并结合“物理-事理-人理”三个层面的因素组合,优化调整资源配置与优势能力建设,以摆脱条件劣势局限,实现创新效率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649.
以国内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探讨组织授权氛围、社会资本、组织即兴、人力资本和组织承诺5个前因条件的联动效应对组织复原力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存在4种组态导致中小企业高组织复原力,进一步概括为资源依赖型和内部创新型;组织授权氛围在中小企业提高组织复原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社会资本缺失和组织承诺缺失在解释非高组织复原力时存在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650.
以政策扩散理论为基础构建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机制分析框架,形成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因素组态模型,选取109家典型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的影响因素及路径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呈现多因素协同、多路径并存的特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的路径一是强认知的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推动型,分为弱环境、强认知和强响应、强认知两种;路径二是创新能力和创新协同环境驱动型,分为有利条件下和不利条件下两种。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探索了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的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揭开了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黑箱”,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