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86篇
科学研究   169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通过构建福建省产业生态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福建省2003-2011年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福建省产业生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打造产业链生态化供应模式、加强产业污染控制和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为福建省产业生态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2.
在现代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环境艺术设计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结合环境生态理念,环境艺术设计也开始向生态化发展,致力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需要,同时也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高紫薇 《学子》2013,(10):7
小学数学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小学生需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或者在生活中能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就是比较成功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态化课堂教学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及认知特点相符,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4.
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温远光 《高教论坛》2004,(2):52-55,59
教育生态化是社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论述了生态教有的定义和内涵,世界生态教育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生态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5.
为改变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生态化缺失"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生态化写作教学"的概念,并结合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对价值取向引导、自我感悟表达和思辨能力考查这三方面的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思考,探究课堂环境、教师、学生及教学资源等生态因子的准确定位,追求写作过程与生命过程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6.
生态语文阅读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育形式,是教育的本源。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教学因素之间的联系,只注重教学大纲所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研究者必须立足教育本质,结合网络思维进行整体研究和分析。本文对生态语文阅读的内涵和内在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阅读教学的生态化方式提出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态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7.
108.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一种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生活方式并存的样态,居于主流地位的则是源于西方近代且在现代不断得以强化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虽然对于人的物质生活状况的极大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同时也造成人的需要的严重扭曲、人及其消费的异化,以及伴随生态危机而来的人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鉴于此,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必须实现生态化的转型。当代社会既具备实现生活方式生态化转型的认知、价值和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109.
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成为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动因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生态政治产生发展是政治生态学、政治生态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生态化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10.
生态美学或生态论美学的提出,其要义首先是美学自身的思想基础和学理内含的调整以至重建。人本生态美学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间的尖锐对立,以人类生态存在的视野,在人本和生态两者之间实现目的和基础的统一。在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生态美的实际功能和对实践的生态性质等问题上,它要求向自然本体回归从而实现学理上的深化。这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的美学,也为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交融提供了可靠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