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52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597篇
教育   37957篇
科学研究   5825篇
各国文化   167篇
体育   1067篇
综合类   2106篇
文化理论   646篇
信息传播   5020篇
  2024年   304篇
  2023年   1360篇
  2022年   760篇
  2021年   997篇
  2020年   1042篇
  2019年   978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917篇
  2016年   1343篇
  2015年   2220篇
  2014年   4614篇
  2013年   3397篇
  2012年   3509篇
  2011年   4030篇
  2010年   3622篇
  2009年   3540篇
  2008年   3997篇
  2007年   3088篇
  2006年   2297篇
  2005年   2112篇
  2004年   1786篇
  2003年   1632篇
  2002年   1495篇
  2001年   1207篇
  2000年   784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书海求境界     
向绍明 《师道》2007,(12):47-48
教师最辉煌的时候,我认为是群雄纷争的时候。当年的北大孕育出了无数的时代精英,也许是当时的社会尚未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氛  相似文献   
42.
43.
44.
学校的发展主要在于文化的全息发展。学校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根据文化形态学的观点,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核心文化、制度中介文化和物态外显文化三个层次。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在于心态文化建设——团队精神的打造和凝聚制度文化建设——人与人;人与事各种关系的和谐;物态文化建设——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和谐及人与环境的和谐。三个层面的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全息的学校文化场。通过对这个全息文化场的建设从而构建和谐生态校园,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培养人、生成人、发展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5.
46.
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全员观指导"和"全程观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侧重于为临近毕业的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这种就业指导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当树立全员观和全程观,把为毕业生进行“包装”的做法改成为学生进行“设计”,全面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47.
李贽在《童心说》中将八股文视为能够寄寓"童心"的"天下之至文",是由他的八股文观所决定的。李贽的这种八股文观,指的主要是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无须仰人鼻息、不必谨守程式以至因文害意的"场下之文"。利用这种"代圣贤立言"的"场下之文",或顺题发挥,或屈题从己,二者均可以抒发胸臆、寄寓"童心",而后者在思想史上和阐释学上的意义尤其值得注意。李贽以《说书》中的四十四篇八股文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寄寓自己的思想和学问。  相似文献   
48.
从医学模式健康观的转变,提出健身应以健康理念为依托,树立“三维健身”的观念;阐述在新的医学模式健康观中,健身的健康职能体现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观上,并在其中起着促进、协调、连接相互之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卢梭早在三个世纪前就在<爱弥尔>中提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但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界仍在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还是发展个体、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孰重孰轻的争论中喋喋不休.人文学者在教育改革中一次次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又一次次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前低下头来.即使如此,教育仍然需要梦想.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多尔的课程观就是他的乌托邦,读他的<后现代课程观>,让人充满梦想的激情,又深感现实的冷峻.  相似文献   
50.
对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习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讨论,并提出《GX》的“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是一种新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