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23篇
科学研究   10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爱英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善于组织学科团队,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与科研结合、科研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主持和参与多项国际、国家和省级课题。在研究中,她提出在虫生真菌的同一物种中,受不同地域、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分离体存在明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2.
真菌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活性。研究显示,真菌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和抗氧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药用潜力。本文对近年来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和提取工艺研究做一概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真菌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系统介绍了普洱市食用价值较高的真菌和藻类,并从菌类上市的季节、菌类加工和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安全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4.
科技论文中真菌拉丁学名的正确表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鉴于科技论文中真菌拉丁学名表述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根据最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要求,介绍真菌拉丁学名的命名规则和书写规范,总结了真菌学名表述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并对真菌学名正确与否的查证方法进行阐述,旨在引起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对此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5.
This study is aimed at identifying and determining the percentage of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cellulose decomposing soil fungi. The soil samples were inoculated into culture plates prepared in Sabouraud medium under sterilized conditions and incubated at 30 ℃ for 4 to 7 d. The identified fungal species were incubated in self-designed cellulose medium for testing their cellulolytic ability. Forty-two species, including2 nova species, representing sixteen genera showed growth and sporulation in the cellulose medium. Most of the isolated species were from genus Aspergillus and Penicillium. Aspergillus niger and Mucor hiemalis showed highest occurrence frequency (45% and 36% respectively), as these species were collected from about 80% of soil samples. Being agar free and cheaper, the new fungal medium designed showed results equivalent to Sabouraud medium.  相似文献   
36.
《浙江档案》2008,(12):44-45
早在1996年,曾有档案工作人员前来求医,诊治手部脱皮或患手部真菌感染,在询问病史时了解到一些长期接触档案实体的档案工作人员此类疾病较多,从而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37.
利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对棉铃虫虫生真菌Paecilomyces heliothis(Charles)Brown et Smith的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时苯二甲酸二甲酯(1)、甘露醇(2)、十四碳酸(3)、麦角甾醇(4)、麦角甾-7,22-(E)二烯-3β.5α,6β-三醇(5)、过氧麦角甾醇(6)、尿嘧啶(7)、胸腺嘧啶(8)、丁二酸(9)、尿囊素(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菌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0为首次从拟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38.
郭雪妍 《科学课》2008,(10):24-27
1.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能够有根据地说明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9.
从柑橘的枝,叶,果实中分离培养出20株内生真菌,经形态特征鉴定它们分别为镰孢属(Fusarium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毛霉属(Mucor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葡萄孢属(Botrytis sp.)、盘多毛孢属(Pestalotia sp.)及3株不产孢子的未知菌株,各个菌属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