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969篇
  免费   2612篇
  国内免费   3817篇
教育   423960篇
科学研究   61809篇
各国文化   1548篇
体育   21467篇
综合类   15054篇
文化理论   3712篇
信息传播   76848篇
  2024年   1822篇
  2023年   6958篇
  2022年   4015篇
  2021年   6613篇
  2020年   7384篇
  2019年   7306篇
  2018年   4071篇
  2017年   6887篇
  2016年   9843篇
  2015年   19090篇
  2014年   53820篇
  2013年   41011篇
  2012年   47695篇
  2011年   50770篇
  2010年   43929篇
  2009年   43487篇
  2008年   52033篇
  2007年   41049篇
  2006年   31637篇
  2005年   30017篇
  2004年   22111篇
  2003年   18443篇
  2002年   15143篇
  2001年   12922篇
  2000年   9907篇
  1999年   3739篇
  1998年   2663篇
  1997年   2137篇
  1996年   1749篇
  1995年   1399篇
  1994年   1169篇
  1993年   808篇
  1992年   712篇
  1991年   643篇
  1990年   628篇
  1989年   493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0篇
  1980年   9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身体活动不足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的重要原因,如何多方位监督、监测并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研究者抽样访谈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青少年、家长、中小学特级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对访谈文本运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出包含34个概念、13个子范畴和4个主范畴的青少年身体活动"家校社三不脱离模型",继而基于理论模型设计出包含180个题项的初始量表。经过信度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最终验证研制出包括4个分量表12个维度94个题项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因素量表。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关于其流行原因及形成机制的探讨成为重要议题。相对于汉字符号,作为"年度十大流行语"的"skr"一词具有其独特的类型和流行机制,分析以skr为代表的外来流行语流行的原因,以便能对这一类流行语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首先梳理了"skr"的演变与其常用意义,在此基础上,以符号的理据性为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skr"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在机制。文章发现,"skr"一词之所以能够流行,在于其在语音、形态与语义几个方面具有较强内在理据性:语音方面表现为同音节谐音、数字谐音和方言谐音;形态方面表现为其符号理据和缩写理据;语义方面表现为该词存在着隐喻性的跨域投射。这些内在理据使得"skr"一词形式上更加形象、含义更加丰富、特征更加新异鲜明,易于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是河南文坛的新现象。以邵丽、乔叶为代表的女性作家最初大胆书写女性情感经验,接受后现代主义观念,质疑由男性作家主导的本质化宏大叙事,为河南文学提供了新的面相,冲击了当代文学中以表现乡土苦难、批判乡村权力见长的"中原经验"。女性作家的创作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单向度的女性意识表达,对社会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深入的体认,开始直面城镇化转型中的中原大地现实,创作出了社会关怀强烈、生活观照深入、情感指向博大的作品,较好地丰富了当代文学中的"中原经验"。  相似文献   
57.
《考试周刊》2019,(51):96-9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呈现学生学习效果和英语素养,让教学和学习得到更好地融合。基于此,本文先是简单分析了家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次对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家文化的形成性评价的实践。  相似文献   
58.
在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基础上,引入身体活动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构建扩展TPB(METPB)模型,检验该模型对9~19岁青少年群体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适用性,探讨该模型对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青少年MVPA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纳入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后,METPB显著地提高了其对身体活动行为的解释力。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MVPA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影响,解释了31.4%的行为意向方差;行为意向和习惯行为对MVPA行为有显著性影响,解释了18.7%的行为方差;执行意向加强了行为意向朝实际行为的转换。METPB模型对于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MVPA意向及行为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观规范对小学生与初中生MVPA意向产生了显著性影响,而对高中生的MVPA意向并无显著性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对3个阶段学生的MVPA意向产生的影响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不断增强。建议:在对于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干预中,政府、家庭、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于身体活动参与的正确态度,提高其参与身体活动的意愿,培养其参与身体活动的行为习惯,且在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干预时考虑学习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