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6361篇
科学研究   501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366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07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1956年,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从此,政治文化作为一个新概念很快被人们接受,并成为政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2.
爱米莉·狄金森被公认为美国镀金时代崛起的伟大作家之一,美国罕见的文学天才,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本文拟通过分析爱默生思想在其诗歌中体现,探索其创作思想,从而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她诗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3.
本质主义的思维逻辑不仅贯穿于大学理想研究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研究大学理想的学者群体的集体潜意识.本质主义作为构建大学理想的传统逻辑尽管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诸多局限,主要表现为:立场绝对化,有厚此薄彼之嫌;迷信思辨理性,有画地为牢之嫌;反向思考,有以古非今之嫌.  相似文献   
104.
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上存在的原因,在民事诉讼方面使用不同的基本原则、概念和术语。随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断发展,两者有越来越接近的趋势。研究英美普通法系中颇具特色的美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借鉴其合理有益的民事诉讼理论,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提供参考。我们应取其所长,避其之短,依据本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和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构建起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兼顾的民事诉讼结构。  相似文献   
105.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就将日本和欧洲远远抛在了后面,现在正以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计算机软件大国的地位跻身于世界信息技术大国之列。印度软件业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而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软件人才,仅仅通过大学教育是绝对不行的。从“反精英主义”的视角出发,笔者试图来进一步探讨印度软件业发展中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利用E-learning 对改革大学生英语教学模式作了初步探讨。实践证明:E-learning对于掌握知识性课程的传授是很好的媒介,但对于掌握外语这种技能课,虽有它优势的一面,但仍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应当将E-learning和传统的教师面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7.
符号加工和联结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范式,二者在认知心理学内部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在一般 认知问题上的争论主要表现在语义理解、心理表征以及一些具体的认知问题上;在方法论问题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是 结构模拟、黑箱方法、还原主义还是结构与功能模拟、灰箱方法和整体主义上。两种范式争论的本质问题是究竟哪种 范式更加符合认知过程的本质。联结主义范式似有取代符号加工范式的趋势,但它也不能完全揭示人类的高级认知功 能,因此出现了行为主义的进化论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8.
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小康社会的精神需要必然上升到一个重要位置。人们应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研究民族精神重建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9.
朱晓光 《文教资料》2007,(30):28-29
《失乐园》是十七世纪英国作家弥尔顿的代表作。在这部史诗作品中,弥尔顿开门见山地宣称要"阐明上帝对人之道",然而,他随后却塑造了一个英勇的反叛者撒旦形象。而随着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出场,读者逐渐明白:史诗的真正英雄是人类。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失乐园》的分析,揭示出弥尔顿身上的多重矛盾性,即革命性、清教主义和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10.
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构筑了民众对超自然神秘力量敬畏与迷信的神话 ,当怀着民族救亡和思想启蒙重任的知识精英 ,用工业文明的理性与知识开启蒙昧的中国心智时 ,寻根文学中的原始主义文学成了民族自恋的挽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