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93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唐承浩 《高中生》2014,(9):37-37
过去分词最基本的特点是表示被动和完成,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过去分词并不表示被动,而表示主动,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某些用于系表结构的过去分词 某些用于系表结构的过去分词,形式上像是被动语态,但其中的过去分词不表示被动意义。如:  相似文献   
52.
崔恒标 《高中生》2014,(10):46-47
被动语态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几年来,高考对被动语态的考查以被动语态与动词的各种时态相结合的试题为主,并且常常体现在上下文语境当中,这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同学们很有必要通过分析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被动语态考查的重点,准确无误地解答试题。  相似文献   
53.
正一、分析句子成分,确定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包括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它们在句子中充当某个句子成分。分词可充当状语、定语、表语和补足语,不定式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和表语,动名词在句中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和表语。因此,我们在做有关非谓语动词的试题时,可以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来确定空白处应填非谓语动词的哪种形式。例1 One morning,I was waiting at the bus stop,  相似文献   
54.
陈荣泉 《时代教育》2014,(7):135+166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实用语体,有其独特的语体风格。本文在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借助与域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探讨商务英语语体的特征及体现形式,指出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名词化、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等的大量使用,正是这些造成商务英语"客观"的语体特征,而这些都是语法隐喻的具体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55.
56.
一般认为,在英语中,选择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是风格上的区别,没有对错之分、本文进一步认为,选择被动语态是作者(说话者)的主观行为,却又受到了诸多客观因素,如表达目的、读者、上下文衔接及语体的制约。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语用角度考察了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57.
将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译成通顺汉语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不论在英语教学中或是在文件翻译中一直没有较好的理论与具体方法来排除这一困难,有些译文听、读起来感到别扭、不顺耳。本文提出的“改译法”等其它几种方法。基本上不使用“被”、“挨”、“遭”等词,但译文更为通顺、更符合汉语习惯。  相似文献   
58.
籍万杰 《高中生》2010,(11):30-31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动词的被动语态和十种时态。动词的时态与语态是历年高考英语的必考内容之一。在同一份高考英语试卷中,考查动词的时态与语态的题一般不少于两道。面对复杂的动词的时态与语态,很多同学感到无所适从。其实,只要同学们能仔细分析语境,并善于捕捉信息,就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以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教学为例,阐述了语法教学四步骤:第一步,依然是教师给出实例;第二步,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该规律并进行讨论;第三步,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语法规则;第四步,让学生对该语法规则进行运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同时结合理论对该模式的每个教学步骤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0.
本文论述了被动语态在商务英语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并着重分析了被动语态的语用功能,阐述了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基本模式和翻译技巧。根据被动语态的外在结构和内在语篇功能,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有助于我们对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