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0篇
科学研究   17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81.
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价这项成就时表示,  相似文献   
82.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7年10月9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林贝格尔(Peter Grǖnberg),以表彰他们在19年前各自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为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为人们今天能使用小型化、大容量的硬盘以及在各种磁性传感器和电子学新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中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本文就这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及其应用方面的贡献作一评述.同时简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对巨磁电阻效应研究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83.
2月26日晚,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暨杨振宁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东莞理工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杨振宁伉俪专程出席了典礼。典礼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近维,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东莞市政协主席刘树基共同为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举行启动仪式。杨振宁博士亲自为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相似文献   
84.
培养思考力     
张振鹏 《家长》2008,(12):24-25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85.
《今日科苑》2005,(7):12-13
以82岁之身迎娶28岁的女研究生,2004年底爆出的这条新闻,使杨振宁一下子成了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且不说新浪网上数以万计的留言评论,就连大名鼎鼎的路透社、美联社,也借此机会,炒作了一回。  相似文献   
86.
200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第7题:雷蒙德·戴维思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ve)而获得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 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  相似文献   
87.
2004年7月。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虽然是在中国土地上举行,而且与会学者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但无论论文汇编、会议网站,还是演讲、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一律使用英文而不见中文踪迹。有部分海外华裔学者要求采用中英文双语,也被组织者以使用英文为国际惯例为由遭到拒绝。但是,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却没有理会组织者的“禁令”,坚持以中文作报告,成为这次会议上惟一的反“潮流”者。  相似文献   
88.
在德国西部有一个繁华的城镇雷内普,1845年3月27日,伦琴出生在这里。对于40多岁的父亲来说,他是家中惟一的男孩儿,自然是无价之宝似的供着。  相似文献   
89.
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原子.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1932年中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当时把这三种粒子和光子称为基本粒子.此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逐渐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粒子物理学。  相似文献   
90.
约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1991)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晶体管的发明和超导微观理论—BCS理论的提出,分别于1956年和197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年恰逢巴丁诞辰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