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35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一、检查预习,回顾全文 1.读准以下词语。(强化“撮”“挫”“肃”是平舌音,“应”是多音字) 2.观察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52.
53.
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课堂练习设计中.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4.
直发琮 《甘肃教育》2013,(21):83-8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的课程体系及教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生物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堂教  相似文献   
56.
<正>一、教师收集错题的途径一是问题的预设。教师在上课前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预设,考虑到在这一知识点上学生会出什么问题,在讲课过程中特别加以重视。二是通过课堂发现并收集错题。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回答问题、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学生普遍出现的错题记下来,以作今后教学之用。三是通过作业发现并收集错题。教师在布置作业,特别是批改学生的作业中,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把学生出现的普遍出错的问题、题目记录下来,并进行认真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教学所用。四是通过考试发现并收集错题。考试中教师不  相似文献   
57.
张平 《辅导员》2012,(Z2):114-115
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弱势"群体——学习上的困难生,习惯称为"学困生"。根据成功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大量存在和难以转化的主要原因。面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师要因材施教,分析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五优先"的做法:一、座位优先具体方法:把学困生安排在老师最能关心的位置上,并且与优生同位。益处一:老师可以及时捕捉学困生的听课表情。对于开小差的学生,老师可及时暗示提醒;对于理解  相似文献   
58.
前面谈了在数学备课中怎样设计概念教学和例题教学。本文将就怎样设计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怎样设计教法和备课中的反思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59.
60.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途径,而课堂练习又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新教材中,由于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以及减轻学生负担的需要,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做了许多新的改进。为贯彻新大纲的精神,正确地使用新编地理教材,深入探讨课堂练习这一教学环节的落实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就课堂练习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课堂练习的落实方法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