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31.
张宗浩 《新闻传播》2012,(9):101-102
近年来,一批以黑土地为背景,以农民为题材的东北电视剧在荧屏上屡创佳绩,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成为了每年春晚全国观众最为期待的盛宴之一,同时东北风格浓郁的"二人转"也风生水起。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东北文化现象"。本文在梳理荧屏"东北风"的概念、内涵衍化及其表现的前提下,从受众心理分析的角度入手,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着力对"东北风"火爆电视荧屏这一现象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科学把握受众心理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2.
继去年成功推出小沈阳之后,今年,赵本山携徒弟王小利等再登春晚舞台。大年初三,《乡村爱情故事》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进一步提高了王小利的人气。赵本山徒弟众多,王小利因何能脱颖而出,获得师父的厚爱?  相似文献   
233.
李强 《视听界》2010,(2):119-119
我是“哈韩族”——哈的是韩寒。那么多人在评论春晚,他的这一段最得我心:“很多人要抵制春晚,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批评春晚并不被禁止,这年头要找一个全国性的项目可以随意批评既不屏蔽又不请喝咖啡真的很难。”(引自韩寒博客《春天的故事》)可是,再怎么批评赵本山堕落王菲老土宋祖英难听整台春晚成了商家广告的植入性节目,但至少有六个人当场发短信给我哭诉小虎队老则老矣但让他泪眼滂沱,就够了。  相似文献   
234.
春晚的节目审查正在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媒体都在猜测谁在最后能上虎年春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有网友反其道而行之。在网上评选出“观众再也不想看到的10张脸”。出人意料的是,当选的全是春晚熟脸儿,著名笑星赵本山更是高居榜首。(2010年1月12日《成都日报》)除了赵本山外,还有郭达、巩汉林、蔡明、小沈阳等一干人。这上榜的10个人大多是娱乐圈的常青树。他们都曾经给全国的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笑声.现在怎么就遭到了网友们的嫌弃呢?  相似文献   
235.
刘杰 《档案时空》2006,(11):28-30
没有当年姜昆对我的鼎力举荐,也许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他对我的这份知遇之恩,我会铭记一辈子!——赵本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36.
王红 《记者摇篮》2005,(7):41-41
近几年在电视剧市场中出现了电视剧续集热。2004年电视剧续集热依然劲头不减。年初,电视剧《玉观音》热播后,海润影视公司立即宣布计划拍摄续集吊起观众胃口;8月,《大汉天子2》播出不久,第三部的拍摄计划立即提上日程:12月(铁齿铜牙纪晓岚3》开始在北京电视台首播,收视火爆:赵本山的《马大帅2》也在今年初走向荧屏。面对持续升温的“续集热”,业界出现两种声音:“叫停派”认为.续集是狗尾续貂,缺乏创新性.粗制滥造;“品牌效应论”认为,  相似文献   
237.
杭杭 《世界发明》2009,(3):59-59
赵本山深刻诠释了“文化也是生产力”这句话,而文化营销现在已成为营销界最独特的有效制胜手段。但是这种营销更多的不是考量业内者的经济学术水准,更多的是其头脑——是不是有一颗富有创意的头脑。  相似文献   
238.
如今赵本山的淡出辽足,是不是徐明决意退出足球的又一个信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39.
李远仿 《湖南教育》2010,(11):46-46
家访时,常听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都是"两面人",虽然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却经常与家长"较劲",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寻死觅活的,真拿他们没办法。我十分理解家长的心情,踌躇满志地发誓要彻底改变这些"两面人"。可是,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我不得不挂起了“免战牌”。现在的孩子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到极度迷惘之中。  相似文献   
240.
话说二人转     
说起时下家喻户晓的“赵本山”和“小沈阳”,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了他们所代表和推崇的民间戏曲艺术——二人转。东北人对二人转的喜爱是炽热的。这也难怪,因为二人转演员技艺高超,不仅会唱、会跳、会模仿。还人人有一手类似于杂技的“绝活儿”,可谓多才多艺。虽然并非样样精,却也够得上门门通,不是“专家”,却堪称“杂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