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篇
  免费   33篇
教育   2050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2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反对辩证法是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起点。分析马克思主义所反对的辩证法主要包含三种形式:作为"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的辩证法;作为"黑格尔式"的辨证逻辑或辨证律;作为由黑格尔式辨证律和辨证演绎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其最终目的是使得每一种辩证法都成为"分析的"。  相似文献   
3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称呼语作为层次过渡和语意转换的标志,既体现了与听众和读者的平等而密切的关系,又有谆谆告诫劝导的意味,使人感觉亲切自然、别具新意;在语词的表现力上,着眼于动态地还原历史和展示未来,综合了对比、递进、排比等修辞手法,接受起来颇具张力。  相似文献   
33.
民生问题是一个价值关系范畴和社会历史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研究,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视角切入;对马克思主义民生实践的研究,可从历史和问题两个视角切入;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采用问题分析、价值分析、系统分析、矛盾分析、比较分析等具体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34.
20世纪80年代的认识论研究,从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开始,进一步深入探讨人类认识的自身机制,即不仅研究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而且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认识论研究,呈现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等特点,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35.
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本身就具有时代化的特质;系统物质世界是差异协同的世界,人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借助于人的本质属性及其多样化需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具体体现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6.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一整套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提出,共产党员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为新世纪党的建设发展,规划了壮美的前景。  相似文献   
37.
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由此生成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随着时空的转换,不断生成新的具体理论。集中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8.
毛泽东同志民族文化观的形成经历了探索、萌芽、发展和成熟几个时期。毛泽东在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重塑过程中 ,注意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并主张文化的重塑应同革命理论的建设相结合。他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39.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谈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个历史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考察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认真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人类最终全面地、科学地了解认识自己、开发完善自己、彻底解放自己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0.
试论中国近代报刊对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的引介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为国人所知始于19世纪末,马恩经典著作传入中国则是在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近代报刊成为马恩经典著作传入中国的最早传播工具,其地位和作用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