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即在尊重体育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促进区域内体育产业布局差别化、竞争层次化、组织集团化、政策一体化和环境市场化。  相似文献   
52.
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广州举办亚运会背景下"珠三角"体育旅游所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构建"珠三角"体育旅游的SWOT矩阵,制定SO、WO、ST、WT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3.
目前普遍认为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水平和心血管的形态、功能密切相关。ACE基因的多态性是人耐力素质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尝试分析这种现象下的原因,认为ACE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作为运动员选材及选拔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4.
结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等文件,对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办馆条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等图书馆建设主要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透视两个地区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55.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法分别从微观层面科技人才重点培育对象、中观层面话语策略以及宏观层面政策效果探究了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发现,科技人才政策注意力已经转向特定人才群体的专门化、精细化和差异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政策示范领域趋向多元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重点;注重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56.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城市间经济关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能了解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度分析能了解区域的一体化状况.本文借鉴引力模型思想,修正后计算出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但有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
珠江三角洲群众体育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永梅 《体育与科学》2000,21(1):35-39,52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80年代至今,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了珠江三角洲群众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8.
从城市集群的角度,定性分析长三角经济带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与优势,结合目前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在长三角城市集群中所处的地位,制定上海借力长三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提出依托长三角经济带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9.
简要回顾了高技术产业同构问题的相关研究,对产业低端同构的内涵进行界定;在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我国长三角与部分发达国家和我国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同构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处于低端同构状态。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促进长三角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利用System View对增量调制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验仿真,通过对比理想信道和衰落信道构成的两种不同通信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为通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