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4552篇
科学研究   287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89篇
综合类   21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a theorisation of pedagogic knowledge formation, as a continuous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positions in discourse we occupy. The paper documents some participatory practitioner research by teacher educators centred on a course development initiative for student teachers of English, at an English university. Students researched their experiences of becoming a teacher within a course that was largely school-based, whilst their tutors researched their own involvement in the process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Drawing on Lacanian theory, tutors are depicted as learning subjects having more or less certainty or doubt about the knowledge they possess. In 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this interplay of certainty and doubt, tutors arrive at stronger conceptualisations of learning. Through this approach, the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ly informed concep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involving a process of renewing ideas about learning, in meeting or resisting external demands.  相似文献   
132.
《万象》是一份商业性的,都市大众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万象》的编辑、写作与出版,是上海沦陷区有良知的文化人的一次反控制、争自由的文化实践。由于编者的更换,《万象》杂志分前、后期,大体说来,前期《万象》主要任务是冲破占领者的封锁,打开言说空间,偏重于市民言说,后期《万象》,偏重于知识分子的言说,这样,经过前后两位编者的努力,《万象》的杂志空间里,就集中了上海沦陷区最广泛的作者,从《万象》里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文学新人。《万象》更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始终保持了上万的销售量,成了“(沦陷区)非常时期的非常(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3.
The purpose of this critical analysis was to investigate the young children’s sense of numerical magnitudes and the important attributes of classrooms where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and first grade are exposed to mathematics. This study aimed to offer guidelines that will assist teachers as they teach mathematics to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of five and seven.  相似文献   
13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及谋求自身品质的提升等要求出发,需要重视与研究如下三个问题:在实践推进的同时必须加强经验总结和理论抽象;在理论研究中必须注意不断拓展理论视野和丰富研究课题,克服低水平重复的研究态势;在素质内容研究中加强有关素质功能的研究,要看到素质培养的兼容性与有条件性。  相似文献   
135.
男性和女性属于不同的语篇系统,因此,在跨性别交际中男女之间常出现交际失误。两性语篇的差异表现在交际风格、意义的解释框架等方面。明了这些差异及其原因有助于跨性别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6.
计篇中的“计利以听”中的“计利”是动宾结构,是计算利害的意思,并非注家所解的偏正结构,“以”是“使令”之意,而非“已”之意。对“将听吾计”的主语的解释,历来存在分歧,从篇章结构来看,应该与“计利以听”中“听”的宾语是一致的,即“受命者”。由于“计利以听”句与“将听吾计”句逻辑上的紧密联系,应将其归为一段。  相似文献   
137.
《荀子》的范围副词有28个。按不同的语义范畴,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总括副词、限定副词、类同副词。进一步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入手,对《荀子》的范围副词进行功能特征和语义指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小类内部“凡”、“唯”等副词的特征与其他副词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38.
139.
关联——顺应模式是在关联理论和话语顺应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语用模式。文章以这一新的视点讨论了听力理解的认知过程,继而提出了听力教学应立足于语篇教学,应该重点培养、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  相似文献   
140.
短篇小说<达罗卫夫人>是弗吉丽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品,目前对它的评论多局限在意识流技巧的探讨上,而没有从技巧与思想内涵的内在联系方面加以深入.本文拟从"死亡意识"入手,探讨女性作家如何采用"意识流"的技法,表现丰富多彩的女性意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