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52篇
  免费   1494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教育   14052篇
科学研究   1136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81篇
综合类   1009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53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752篇
  2020年   935篇
  2019年   838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499篇
  2016年   846篇
  2015年   963篇
  2014年   1657篇
  2013年   1491篇
  2012年   2417篇
  2011年   2351篇
  2010年   1683篇
  2009年   1486篇
  2008年   1715篇
  2007年   2051篇
  2006年   1898篇
  2005年   1442篇
  2004年   1305篇
  2003年   1229篇
  2002年   808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排污费制度作为解释变量、产业规模和创新人员投入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排污费制度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以29个省域制造业为例,采用全域Moran’s I指数、局域Moran散点图和LISA集群地图分析了排污费制度和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基于GWR模型估计了排污费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研究结果表明:排污费制度和绿色技术创新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排污费制度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产生了空间分异,即发达省域支持"波特假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驱动效应越明显;而欠发达省域并不支持"波特假说",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抑制了排污费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效应的实现。此外,产业规模和创新人员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942.
中国高铁破坏性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灵  余翔 《科研管理》2015,36(10):77-84
中国高铁创新模式的探索可以更好地进行行业预测和展望。本文采用案例和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在梳理历史上成功的破坏性创新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出破坏性创新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流变轨迹。通过回顾中国高铁的创新背景和过程、分析高铁的技术特征,发现我国高铁技术符合破坏性创新的特点。对中国高铁破坏性创新的路径进行了阐释,研究发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研发支持是中国高铁发生破坏性创新不容忽视的原因。破坏性创新不是必然地由小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完成,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大企业也可能完成破坏性创新。  相似文献   
943.
冯海红  曲婉  孙启新 《科研管理》2015,36(10):66-76
本文以201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家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等对企业创新策略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模式在企业家先验知识对创新策略选择的调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的高学历和理工科背景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风险偏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在公司治理模式调节变量作用下,企业家从业经历对企业创新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44.
高洁  徐茗丽  孔东民 《科研管理》2015,36(3):92-102
基于各地区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数,以及手工搜集的各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利用Tobit回归模型,考察法律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组织服务条件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创新,说明法律保护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了激励;对国有企业而言,律师、会计师等市场组织服务条件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不明显,表明国有企业在市场组织服务方面占有资源优势从而较少受到其约束;在社会信任程度低的地区,企业创新对法律保护的依赖程度更高,这反映了社会资本不足时,正式制度对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5.
陈昆玉 《科研管理》2015,36(3):64-70
由于风险较大,上市公司在面对创新项目融资时,融资选择可能与其他项目融资存在较大差别,并反映在财务杠杆上。另外,技术创新能力释放的投资机会信号也可能对杠杆与成长间的关系构成影响。以592家分行业随机抽样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01-2010年为考察期,以会计准则变化较大的2007年为界,分期间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对融资的影响,以及不同技术创新水平下杠杆对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偏向内源融资,杠杆也越低。杠杆与成长的关系并未受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6.
云计算是全球新一轮 IT 革命最重要的标志性创新, 已经成为引领未来 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基础性创新平台 ,它对 于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全面的。 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外云计算发展的 历程, 之后通过对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概况和特点的分析, 深入探讨了云计算技 术与运维平台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我国电商和游戏领域的应用以及对相关产 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应用的结合,才 能使云计算业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逐步向政府云、医 疗云、教育云等市场方面规模扩散, 云计算高性能和高可用的特性才能得到逐步 发挥和市场认可。 最后结合对国内外云计算发展情况的深入分析,从技术、人才、 应用 、安全、服务等方面对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7.
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式创新是当前国际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但对于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以及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仍不足。对我国华南地区11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实际吸收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3)潜在吸收能力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间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48.
刘志春  陈向东 《科研管理》2015,36(2):26-31,144
本文运用创新生态体系的观点考察我国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状况,并将其综合水平与创新效率之间关系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了一套科技园区创新生态活动的观测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53家国家高新区创新生态水平进行考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与应用超效率DEA对这些科技园区的创新效率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创新生态水平与创新效率时滞关系进行面板回归分析。通过对样本高新区2007到2012年数据的观测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结论:我国高新区的创新生态水平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创新生态水平对创新效率具有短期时间维度的影响,但尚未发现长于2年以上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949.
利用30个省际面板数据验证存在"资源诅咒"的同时,从制度质量和技术创新挤出效应的角度对其产生机理进行了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并对门槛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显著的存在基于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单门槛效应,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2)资源依赖度是产生诅咒的关键,丰裕的资源虽然和经济增长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其对制度质量和技术投入水平的影响是负相关的,资源开发对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另外实证结果还显示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但是缺乏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0.
薛晓芳  霍宝锋  孙林岩 《科研管理》2015,36(10):104-112
本文结合我国的企业联盟实践和相关理论,提出了IT能力的概念,并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了IT整合能力对IT关系能力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在IT整合能力中,IT集成能力正向影响IT管理能力;在IT关系能力中,IT与业务关系正向影响外部IT联系;且IT整合能力对IT关系能力具有正向影响,IT集成能力通过IT管理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IT关系能力;IT管理能力通过IT与业务关系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外部IT联系。该研究不仅为基于联盟的IT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企业经理管理联盟中的IT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