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44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颖  李树茁 《科学学研究》2002,20(6):640-645
本文总结了近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概况 ,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总结了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在中国开展此项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32.
韩毅 《情报科学》2004,22(10):1164-1166
本文基于咨询需求构建了咨询企业知识资本系统.讨论了实现系统的主要技术——知识发现与存贮技术,知识表达与组织技术和知识搜索与获取技术.并分析了基于任务与问题的知识资本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3.
杨锐  夏彬 《科研管理》2016,37(5):103-111
企业成长受其构建的网络关系组合及所获网络资源的影响。结合资源基础观和组织间网络理论,本文构建网络关系-网络资源-集群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基于苏州纺织业集群178家规模以上企业调查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并采用混合过程模型,实证集群内企业的成长绩效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家认知和企业创新战略影响企业网络关系构建差异,并通过获取的网络资源影响企业成长绩效。具体说,分析型企业家和实施组合创新战略的企业有更高倾向构建企业间网络关系和非企业网络关系,且它们是互补关系组合;通过企业间网络关系获得的财务资源和信任,以及通过非企业网络关系获得的知识技术对集群企业成长有显著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4.
江积海 《科研管理》2006,27(1):100-106
后发企业的动态能力指吸收、转移和整合知识,最终实现知识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本研究探讨了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企业成长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动因,知识传导通过动态能力间接作用于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体现为企业边界、企业行为、企业结构和企业绩效的成长。最后通过中兴通讯公司的案例研究佐证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5.
基于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财务流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中禾  王斌  颜宏亮 《软科学》2007,21(2):80-82,87
通过引入“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提出了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个功能模块,分析了新型财务流程的四大优势,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6.
我国家族式企业的特征与成长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家族式私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后20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企业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技术、制度、管理和文化的全面转型。本文从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家族式企业的一般特征和成长模式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家族式企业成长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于厂商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经济系统是由标准的经济组织、非标准的经济组织和离散的个体经营者等三种基本形式组成。厂商作为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实践未来财富预期的集合。对于厂商的性质。其一就是斯普尔伯中间层理论的“赚头”,与科斯的交易成本节约并无本质区别;其二就是契约的信度。厂商治理机制的核心是激励机制,关键是给人们所带来的好处大小,就是“赚头”的大小。在目前我国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如果劳动力所获得的头寸过小,激励机制就几乎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38.
企业并购的期权特征分析与定价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齐安甜  张维  吴中元 《预测》2003,22(5):14-17,28
本文对企业并购的期权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了并购中产生的实物期权的定价问题,对利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企业并购价值评估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9.
江积海  陈芳颖 《科研管理》2011,32(5):94-102
本文基于Nonaka的SECI模型,从知识属性、知识主体和知识活动三个维度刻画后发企业知识传导路径;然后,从知识活动、知识特性、知识接收方特性等层面构建了后发企业成本因素的实证研究框架,并重点探讨传导活动中的广度、密度、速度和交互度的四度成本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论文收集调研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实证检验相关假设。研究表明,知识属性和知识主体等维度各因素通过对知识活动的作用而影响传导绩效。最后,从广度、密度、速度和交互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知识有效传导的机制。  相似文献   
40.
高宇  高山行  沈灏 《科研管理》2011,32(9):108-116
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企业绩效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获取技术作为外部资源首先要通过吸收和利用过程转化为企业自身的能力才能促进企业的绩效提升。同时,在目前的转型经济背景下,商业和制度环境的不完善也提高了管理者社会资本在企业合作和资源获取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从整合的视角对企业合作方技术获取、内部研发能力、管理者社会资本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和作用路径的研究。论文建立实证模型整合并分析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和管理者社会资本对于合作方技术获取作用路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的改进作为部分中介实现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商业联系有效提高了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内部研发能力的正向效果;而政治联系却降低了这一过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