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864篇
科学研究   18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31篇
综合类   120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61.
认知语言学中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Metaphor)是英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是语言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运用隐喻,能形象而概括地说明问题,使语言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共性和差异.在此,我们将对存在的这些共性和差异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2.
智力测验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形成了世界性影响,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针对传统智力测验的弊端,近年来,研究者们正致力于改变传统智力测验使之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测验依据上从考虑项目的鉴别性、区分性到增大其理论含量;在测验内容上从仅仅着眼于学业到测量更广泛内容;在测验形式上从静态的、回顾性的智力测验到动态测验;在测验的编制和实施上努力改善文化不公平现象;在测验的方法学基础上从经典测验理论到现代测量理论。随着研究的发展,未来智力测验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增加对元认知的测量;开发更有效预测创造力的智力测验;在有针对性地诊断、预测基础上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3.
认知语言学有关转喻的理论可用来分析古汉字造字表词的方法,由此得出了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转喻的几种形式,如"工具转喻法、因果转喻法、容纳转喻法"等。从认知角度探索古汉字造字表词的方法,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先人的造字思维,把握古文字的造字规律,为古汉字的释读提供新鲜的也许是更为科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64.
从语境学谈艺术设计中的图形表达与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利用图形进行高效的信息传达是当前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图形设计的研究和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图形形式的表面,应该挖掘图形背后更深刻的内容。除了应将语境学作为理解艺术设计研究的一种模式与实践,从而实现图形艺术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新突破外,对于图形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哲学的、逻辑学的、系统论的、辩证法的思想方法都应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只有对图形的相关系统知识和设计实践进行平衡的学习,才可能使之成为艺术设计学习的有效途径,进而不断创造深刻而又丰富的具有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的图形作品。  相似文献   
65.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利用两种概念的相似性、用已知概念去表达未知概念的隐喻认知模式对理解和掌握一词多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隐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并提出通过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寻找词义间的相似性以及在语境中理解隐喻等方法来提高隐喻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6.
教师认知研究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教学研究范式从关注教师行为到关注教师思维的重大转变。教师认知研究主要包括教师决策、教师知识和教师信念研究。这些研究的相关成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7.
在多年的AutoCAD课程教学中,作者探索软件特点、学生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坐标的概念与应用、命令的概念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并用配套的实例来强化每次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8.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依赖于对语境的正确理解。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这一概念从认知的角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译者如何求得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原文本并生成最佳译文是建立在对相关语境的准确把握这一基础之上的。从关联理论的认知角度来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实现最佳语境关联对翻译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喜忧参半的状况,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其称为趋避式动机冲突。它的普遍存在性,使我们对其的研究显得迫切且有价值。认知因素在心理活动中的备受关注。对于趋避式动机冲突的认知研究也相继出现,但就认知因素在冲突中哪个环节,起了怎样的作用,它们是如何运作等的机制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就动机冲突的性质,分类以及其认知的心理机制作了浅显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设想。旨在初步探索动机冲突产生的认知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0.
语篇连贯性是语篇组织的基本特征,是语际翻译的本质属性.结合理论与实践,从语用学角度探讨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的认知与映现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