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连贯是语篇翻译的要素,语篇翻译的过程也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过程。本文试图从语篇的连贯性入手,探讨语篇连贯机制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对译文的连贯性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语篇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过程,原文语篇中的连贯性是否能在译文语篇中得以再现,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实现。本文主要从文化可接受性和语言可接受性两个方面讲述语篇连贯性对化妆品说明书翻译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连贯性。  相似文献   

3.
语篇翻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一直是近几年来翻译研究的侧重点。试通过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和语篇翻译与衔接的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衔接是构成语篇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基本的条件。在整个语篇翻译进程中,衔接手段的运用和其在英语中普遍存在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衔接与连贯在语篇的研究中是属于专业的术语.衔接与连贯二者有区别的同时也有联系.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的统一,所以保证翻译文章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是做好翻译的基础,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英汉翻译中有关语言衔接与连贯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主义先锋派画家与诗人,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以其独特的建行形式和诗歌创作技巧闻名于世.他的很多诗歌大量使用了独特的句法结构,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是其实现诗歌语篇连贯的基础,使诗歌语篇在语义和语用-认知两个层次上具有连贯性.这种语篇连贯不仅是语义层面通过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式和语篇主题实现的语篇衔接的产物,更是动态认知语境中参与者交际的产物.卡明斯诗歌表面的断裂并不会影响语篇的连贯.这对拓展特殊诗歌语篇的认知研究、语篇认知研究相关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篇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是构成语篇的各个要素的意义的总和.由于翻译的对象是一个有机的语篇整体,将语篇分析运用到翻译中能帮助我们摆脱语篇表层结构的束缚,透过语篇的显示意义,把握其暗示意义.具体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原文的主题,原文的连贯性,以及原文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李楠 《考试周刊》2011,(37):25-27
翻译实践中关联理论对其有着颇多影响,而译文的连贯性有时需要语言使用者运用语用或认知推理来推导,以得其语篇隐含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选取几部美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探讨译本是否实现了理论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具有语篇连贯性。随后即指出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对于译文呈现语篇连贯性的利弊。  相似文献   

8.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的两个重要因素,对语篇翻译研究和实践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充分理解原文语篇中的衔接方式和连贯性特征,在译文语篇中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原语的这种特征,从而产生连贯性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翻译教学多以词句为翻译单位,因而忽视了语篇对翻译的整体意义的把握,以及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性,进而割裂了句与句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语篇与文化背景的关系。通过研究语篇连贯将有助于揭示其对翻译教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语篇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翻译提供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衔接,连贯,主位,述位等概念被广泛的用于语篇翻译中.除了在语域的领域内研究语篇翻译外,也有学者从语用和文化的领域对语篇翻译做进一步的探讨.当然,语篇翻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也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语用歧义与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用歧义与语用模糊的概念、定义、分类、功能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在言语交际中灵活、恰当地实施语用歧义策略与语用模糊策略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交际的最佳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生的语用失误看语用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语用失误和语用意识状况以及获得语用知识的主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语用教学的可教性和可教内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认知理论框架下,构建激活语用共性,提升元语用意识的训练模式,在外语听说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元语用提示可帮助学习者意识到汉英语用的相似性。激活语用共性有利于提升语用意识促进学习者的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显性和隐性语用教学法,提出基于网络平台的交互式动态语用教学方式,并以实证方式比较三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表明,隐性法对高职生语用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显性法与动态法都有助于语用能力提高。通过教学干预,显性组可掌握较丰富的语用知识,但未必能转化为实际语用能力;动态组在语言流利度和语音语调上整体优于其他两组,但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今后教学中应结合显性与动态教学各自优点,探索偏向显性的动态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学生常犯的语用失误和缘由入手,指出学生平时缺乏一定语用意识是他们常犯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提出应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语境意识;文化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语用能力是兜揽其他全部能力的综观性能力,它以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为基础,以交际能力为核心,以隐喻能力、转喻能力、幽默能力、正确施为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克服语用失误的能力为最高任务或目标。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开"语用学"课;语用失误分析;做语用能力问卷或自测题;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中体现语用精神,寻找、分析、评论、纠正自己(以前)或他人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与句法相关的语用研究,主要关注句法结构表现出来的语用意义,以及语言符号与语言环境的关涉。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探讨句法与语用相合的课堂教学,即语用意识在句型教学中的培养、语用分析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语用实践对句型教学的检验,从而构建起"句法—语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语用模糊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一种语言策略。通过探讨语用模糊的概念,阐述了日常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的产生和运用及语用模糊在现实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意识到如果单纯地从句法角度研究句子,有很多语言现象是难以说明和解释的。他们开始用相关领域的成果来研究句法问题。本文基于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句法研究中的运用,在英语句法层面分析其受语境、语用功能和语用原则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外语言学家有关语用能力的定义和观点,对26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和21名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语用能力测试,分析了造成中国学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