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2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70篇
教育   2162篇
科学研究   1289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280篇
综合类   154篇
信息传播   8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have changed consumer behavior and the ways in which companies conduct their business. Social and digital marketing offers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to organizations through lower costs, improved brand awareness and increased sales. However, significant challenges exist from negative electronic word-of-mouth as well as intrusive and irritating online brand presence. This article brings together the collective insight from several leading experts on issues relating to digital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he experts’ perspectives offer a detailed narrative on key aspects of this important topic as well as perspectives on more specific issues includ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gmented reality marketing, 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 mobile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B2B marketing, electronic word of mouth and ethical issues therein. This research offers a significant and timely contribution to bo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the form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here we highlight the limitations within the current research, outline the research gaps and develop the questions and propositions that can help advance knowledge within the domain of digital and social marketing.  相似文献   
52.
庞琳娜 《大众科技》2014,(2):125-126
文章从多方面多层次思考深化改革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3.
Teachers' perception of changes to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with respect to digital technology use in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during their participation in a research project are reported. Two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of teacher perspectives illustrative of the range of perceived changes teachers made to their practice and positions along the ‘path of change’ during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ject. Participating in a project supportive of teacher change and resulting in perception of substantial change wa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to meet the goal of transformativ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cognitive demand experienced by students.  相似文献   
5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品德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各方面出现了种种新的问题。本文提出大学德育应该更加关注在受到网络的冲击后,大学生在品德上产生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教育、情感培育、意志训练和行为矫正。  相似文献   
55.
[目的/意义] 移动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学者们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广泛关注,从用户感知差异的角度去探讨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水平。[方法/过程] 使用自建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观测量表,采用方差分析、象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用户的性别、学科类型、使用经验和机构属性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存在差异性,移动图书馆服务应重视以服务推广为核心的服务宣传,并以交互体验改进作为未来服务质量的改进重点。  相似文献   
56.
李纲  李阳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121-127
[目的/意义]探究面向决策的“城市病”诊治情报服务模式有利于对“城市病”问题进行综合把脉,帮助城市管理者迅速找准病因、症结,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方法/过程]在总结“城市病”诊治相关理论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环境(信息环境)、中观资源(大数据战略)与用户需求(决策需求)3个层面归纳“城市病”诊治情报服务的推动力,探讨“城市病”诊治情报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以及运行机制,指出“城市病”诊治情报服务应是环环相扣、动态演进、递进循环的工程化流程。[结果/结论]情报服务的介入可以促使“城市病”诊治过程更为精细化、系统化与协同化,为政府城市管理与决策提供极为有益的信息决策参考。按照工程化情报服务思维,“城市病”诊治思路将从被动的“应对”向主动的“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57.
李阳  李纲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1):81-85
[目的/意义]将情报工程思维运用至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域,旨在强化智慧城市应急决策中的情报支持作用,推进智慧应急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方法/过程]分析当前智慧城市应急情报需求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入情报工程理念,从事实数据、工具方法与专家智慧3个层面和学科、社会与政府3个视角论述面向应急决策的智慧城市情报工程实践与应用等。[结果/结论]在大数据时代,以智慧应急为“主位”,以情报工程为“述位”,构建以大数据资源为基,以情报融合为核,以专家智慧为支的智慧应急情报工程体系架构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8.
全脑开发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开发大脑就是对脑的潜力进行全方位的开发,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对全脑开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
幼儿园课程的特质与旨归是为儿童的智慧生长提供机会,让儿童学会用智慧统领知识.要提升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智慧,就要对儿童进行再发现和再认识.儿童是幼儿园课程的永恒主语.幼儿园课程应该关注幼儿园中的儿童、教师心里的"儿童"和课程内容中隐藏的"儿童",让这三个"儿童"在幼儿园课程中相遇、交谈,共同建构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情境,并在情境中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