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92篇
教育   3708篇
科学研究   1335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37篇
综合类   3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符合实际的发展“项目”;必须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必须认真研究项目的“生命周期”;必须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以尽快形成十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2.
区域大学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完善功能,立足当地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形成办学特色,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升区域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多变往往给区域经济带来负面作用 ,影响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甚至给一个区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有 :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全面或不科学 ;大区域的规划及战略多变引起小区域的“连带”性变化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缺乏应有的法定效力。为避免或减小这种多变性 ,在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应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 ,努力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 ,减小个人意志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尽可能使小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大区域的统一和协调 ,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法定效力。  相似文献   
94.
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建设与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利  赵霞琦 《现代情报》2005,25(11):32-34
本文从地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出发。简述了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建设现状,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搭建图书馆与环渤海区域信息化互动平台,建设环渤海区域经济文化圈。以促进区域经济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95.
路径依赖不仅表现在组织层次上,在网络层次、区域层次表现得也很明显。一个区域的持续发展在于不断地创新,其本质在于不断突破原有路径依赖的束缚、创造新的路径。通过阐述区域创新网络的构成、目标与任务,揭示出区域创新网络实现路径创造的两种基本途径,说明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与区域的路径创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分析,运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统计了各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990~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程度大幅度提升,增加了43.22个百分点,但土地利用程度分布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及其变化率均大于0,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区域内部土地利用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7.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差距的结构分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陆迁  刘志峰  朱捷 《软科学》2006,20(1):24-26
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必然与地区投资差距相互关联。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了中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差距的结构分解问题。基本结论是:我国存在着较大的地区投资差距,但这种差距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地区之间的投资差距主要表现为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差距,民间资本投资差距是导致地区投资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
杜国明  黎春  何仁伟 《资源科学》2020,42(4):649-660
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伟大实践促进了区域贫困治理思想的不断完善。本文在总结个体扶贫与区域扶贫的辩证关系、贫困区域与区域贫困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具体做法,系统梳理了贫困区域治理思想,旨在丰富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全球2030年减贫目标的国际行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为:区域贫困治理思想包括贫困空间分异、贫困区域开发策略和贫困区域管理3个方面,与精准扶贫方略服务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工具;依据贫困区域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以此划分出贫困县域类别、村域类别,并把脱贫难度大、贫困县集中的地区划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于资源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区域开发与发展理论,形成了以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组成的区域贫困开发策略;依据贫困区域的鲜明层级体系,构建了“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对象体系和退出考核评估机制,以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成的贫困区域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99.
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的识别及其解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区域创新系统(RIS)的理论回顾,指出了忽视RIS的外生性风险管理是部分地区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的概念和因素构成,给出了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管理熵进一步构建了该耦合关系的量化描述模型,为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管理走向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Gaps and Bits: Conceptualizing Measurements for Digital Divid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ree arguments are raised in this article with regard to the indices used to measure the digital divide. First, I criticize policymakers who rely on simplistic measures of the digital divide, at the expense of a thoughtful analysis of (1) the purpose of the tool, (2) the level of observation, and (3) the method of approaching the data. Second, I argue that networks and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are not neutral artifacts but are political and social spaces in their structure as well as in their content levels. Accordingly, we need to factor in the context as an important actor in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digital divide. Third, two general types of indices are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igital divide(s): focused monotopical indices and comprehensive indices. Monotopical indices are more widely available, while comprehensive ones are rare. I argue that policymakers need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indices over monotopical indices. Finally, I present a conceptual defini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 and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index to measure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