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8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教育   5527篇
科学研究   2520篇
体育   543篇
综合类   48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5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833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指的是获得科学荣誉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马太效应”在科学共同体中有着诸多的表现,会对科学发展产生诸多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应当采取多种手段,利用“马太效应”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使得科学事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52.
今日之世界,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国家富强、企业利润最大化、个体进步均离不开自身卓有成效的软实力建设.在当下的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为此,软实力建设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导引下进行.  相似文献   
953.
《一本书读懂汉字》是一本关于汉字知识的科普读物,特色是把古文字知识与现代识字用字结合起来,使古文字研究成果为现代语文教学服务,从而使得似乎远离现代社会的古文字研究发挥了为汉字正本清源、揭示规律、好学易用的作用。通读全书,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新颖、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954.
本文从物理学史的研究对象、涵义、内容、功能及其产生的渊源和发展的动力等诸多方面,较为系统地剖析了物理学史的科学属性和人文属性,旨在揭示物理学史的创新意蕴和它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55.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方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意义以及构建全员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56.
在《金瓶梅》性描写问题上,通过引导学生树立与文学史教材对话的意识;共同研讨教材内容的观点;对《金瓶梅》性描写的教材现象进行解剖等教学措施的实施,证明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是必要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7.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就高校教育的具体发展任务已经予以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加大对高校发展的扶持力度,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具体岗位均给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为高校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政策基础。本文主要探讨科学发展视阈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58.
南宋学者陆九渊所做的《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一文,在对王安石及其领导的熙宁变法进行评价的同时,围绕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反对肤浅的实用主义。正如著名物理学家陈佳洱教授曾经针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实用化”倾向专门撰写《“实用化”倾向妨碍科学创新》文予以分析批判一样,指出了这种倾向对于科学研究的危害。这对我们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后辈学人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9.
开发一个基于C/S和B/S两种模式架构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采用ASP.NET、PowerBuilder、C#、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等相关技术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撑,并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给出了系统的模块设计流程,利用现有"一卡通"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完成用户认证,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通过系统应用效果分析得出该系统,对于高校的网络化科研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60.
评价目标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是确保评价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反思现实,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目标存在“标准混乱”淡化“分配正义”、科研“GDP”替代“思想创新”、“科研行政化”替换“学术共同体”和科研评价“国际化”凌驾“本土化”等四个方面的困境;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破解其评价目标困境,真正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实现由内至外三种境界的评价目标,即道德升华,讲求心灵净化;社会责任,追求质量创新;文明传承,立足人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