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1236篇
科学研究   110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基础。当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推进时,包括4个重要方面,即发展战略导向、创新发展组织、创新资本投入和创新发展整体性推进。中国创新发展在以上4个方面均表现出国家主导的特征:在战略选择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先后制定了以扩大出口为导向的大国战略和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强国战略;创新组织上,中国发展起了国家战略导向的垂直整合组织方式,以及以高新区为主的环境支撑型创新组织方式;创新资本投入上,形成了中央财政投资项目制、地方政府以投融资平台进行投资的方式,以及各种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模式;在国家创新的整体推进上,中国已由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升级为新型城市化与发展创新性经济互相促进的阶段。以上4个方面形成了中国创新发展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82.
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协同发展是西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未来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需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兴藏惠民战略和科技稳藏固边三大战略,推动西藏由传统农牧业科技主导向科技支撑现代农牧业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由引进创新向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转变,由引进适用技术向兼顾引进高新技术转变,由科技援藏向科技援藏与兴藏相结合转变,由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向注重实用性技术研究转变。为了实现上述战略转变,建议将西藏现代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原生态环境保育、新型城镇化、创新能力提升等五大战略领域作为重点创新方向,建设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国家级创新高地,启动编制《全国科技援藏实施规划》,实施"珠峰学者"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原之星"职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健全基层科技管理组织,独立设置县级科技机构,为建设创新型西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3.
包容性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大多数人的引擎,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包容性创新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一脉相承,因此,如何驱动包容性创新已成为创新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包容性创新概念、内涵与特征进行界定,并归纳其与精英创新的不同;然后从商业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影响因素、影响作用等5个视角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评介;最后,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4.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而相邻"长三角"的安徽省,也在此区域的辐射范围内。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不仅能够促进安徽省健康稳步的发展,也会给整个长三角区域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首先阐述了长三角经济圈的现状,分析了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促进安徽省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相似文献   
85.
借鉴和运用孙子战略思想,加强南海维权舆论斗争,以"上兵伐谋"思想为指导,加强舆论斗争的战略谋划;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思想为指导,掌握舆论斗争的主动权;以"因利制权"思想为指导,灵活运用舆论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86.
高校战略联盟能克服高校自身资源缺乏的限制,消除能力不足的瓶颈,打造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构建了高校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决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7.
在古诺竞争市场结构下,建立了具有R&D工艺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从促进技术进步、产品的价格、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利润以及总福利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存在研发成果溢出时的企业战略联盟形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战略联盟形式的选择不仅与研发成果溢出率以及产品的差异度的大小有关,而且与R&D效率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88.
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组织,组织文化建设本质上是组织的价值观管理。大学文化建设可运用价值观管理的逻辑,以大学战略目标为心理愿景,以大学核心价值观为精神观照,通过持续的大学文化价值观管理运作,使大学人的理想、信念、追求与学校的目标、使命、愿景有机统一,形成对大学文化的情感依附与价值归属即“我们是谁”的身份认同,使大学人的共同信仰和价值体系沉淀为学校办学和管理的制度理念,生成凝聚并引领大学人以特色发展实现学校战略愿景的集体人格。  相似文献   
89.
Bra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is an expanding area of researc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mainly draws o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at argues that HEIs are pressured to develop brands which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their competitors. Past studies, however, do insufficiently take into account that most HEIs are positioned in systems that contain both competitive pressures (to differentiate) and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to meet taken-for-granted expectations), where neither of the pressures is clearly dominant. Our multiple case study of the five Flemish universities finds that branding can simultaneously address competitive and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that the universities studied combine aspects of distinctiveness with elements of similarity.  相似文献   
90.
目前中美战略互信处于一种低度信任状态。增进中美战略互信,我们应该持有的预期不可能是高度信任,而只能是中度信任,因为中美战略互信存在结构困境、博弈困境和政治文化困境。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中美关系完全失衡的状态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中美经济关系正在朝着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处在一个最佳时期,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全球治理的挑战要求中美加强战略互信,中美战略互信进入重要机遇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