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5508篇
科学研究   812篇
体育   307篇
综合类   28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61篇
  2013年   1312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1156篇
  2010年   987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明代小说《平妖传》署名张无咎所作的两篇序文,虽有差异,但并非伪作,它们提供了《平妖传》版本的相关真实信息:《平妖传》二十回本和四十回本均非原本,四十回本为冯梦龙增补本,原本应该是回数在二十回和四十回之间的本子。这些信息为我们了解《平妖传》提供了不少有用的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12.
高职英语教师信念现状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90名山东省高职英语教师为对象,对其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几个方面的教师信念进行了调查,利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职英语教师信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并受学校教学定位和授课对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3.
"做学教合一"是民国时期由陶行知等人提出并得到广泛实践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它强调职业教育要以"做"为核心,强调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中学。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徐德春第一次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并将之付诸具体的职业教育实践—徐氏职业学校—之中。  相似文献   
114.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网络技术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网络冲击着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手段,加大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网络中大量不良信息的存在削弱甚至抵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削弱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刑法修正案(八)》将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刑法具有恰当性,但未将“吸毒驾驶”、“无证驾驶”等同质性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对危险驾驶罪的司法认定,要从成立本罪的地域范围限制、对象限制、时间限制、具体行为种类及行为程度等方面进行。司法适用中要注意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相关罪名的衔接;对本罪关涉的程序、证据问题的处理,要注意公正与效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从语料库文体学的视角出发,建立一个包含培根随笔集Essays的小型语料库,并借助于WordSmith软件,详细比较Essays和参照语料库Flob的部分文体特征,发现Essays具有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多变等鲜明的特点,验证了语料库的方法在文体学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7.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规定了一个国家未来数年的文学艺术秩序、标准和原则,在社会革命体制的调整与重构期,赵树理应运而生。他把农民作为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并将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文学视域里。但我们研读赵树理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作品,就会发现其创作实践与《讲话》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工农兵结合"的内在精神少有契合而多有错位。这种不容忽视的错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树理及其作品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8.
延安时期学习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开展的一场马克思主义学习与教育运动。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率先垂范和直接指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新颖、学习方法独特,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历史经验对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9.
鲁迅的译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问题一直也是他所关注的一大焦点,贯穿于他的创作和翻译生涯,尤其是他翻译文本里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标准与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大相径庭。在特定时期,鲁迅文学译作中的女性的生存困境,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带来了契机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0.
文章以高校软件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高校软件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其原因,并且给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可能途径,最后介绍作者所在学校在软件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