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7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81.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自学成才,知识很扎实,亦很渊博,稍显遗憾的是他口才不是很好,肚子里的墨水“倒”不出来。上语文课时,他很少讲,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诵:一组一遍、二组一遍、三组一遍、四组一遍、男生一遍、女生一遍、全班一遍,诸如此类,不厌其烦。一节课下来,我们很少听到老师拓展的声音,也很少看见老师讲解的板书,有时能见的仅是刚上课时他写在黑板上的课文标题。  相似文献   
82.
王东升 《教育文汇》2006,(12):34-34,36
学生时代许多老师讲的课我都忘却了,唯独陈老师的读书声和读书的神态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读书,时而像是演讲,句句铿锵;时而像是倾诉,娓娓动听。那声调,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受他的影响,我不但对那些课文理解得透彻,记忆得深刻,而且,我  相似文献   
83.
朗诵是一门艺术,是通过声音形式对语言,准确地说是对视觉艺术的解构或重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对于文学,有所谓的“文气说”。我们认为,“文气”是情感和朗诵结合的产物,是通过吟诵获得的美感,所以朗诵古代作品,需要运用古今音变常识和诗词格律等,对作品的“文气”加以解构。  相似文献   
84.
比赛的烦恼     
《小学生时代》2008,(9):36-36
我在班上成绩好,遇到朗诵比赛、唱歌比赛、科学竞赛……老师统统都要我参加,我很愿意参加,可是我的爸爸妈妈就是不答应,他们说只要把主课学好就行了,不要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85.
我们高中的国文老师教古文在课堂上是大声朗诵的。记得老师教李后主的《浪淘沙》,书放在讲台上,根本未翻开,他边解释边朗诵,"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  相似文献   
86.
《望庐山瀑布》是六年制小语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首古诗,是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的名著。诗文描写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为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体会瀑布的气势,设计了读、诵、画、写的自主教学思路:一、自读为主,合作感悟学习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熟读成诵,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求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促使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朗读时,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注意体会语感。1郾初读,扫清障碍。学生采用什么方式读都行:可以高声朗读,轻声速读,自由默读,俩人对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让每个…  相似文献   
87.
口语、朗诵和歌唱都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 ,三者是不同的表达方式 ,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在近距离的口语交流中 ,无需太大的音量 ,也不必格外字斟句酌 ,显得随便自如。朗诵和歌唱往往是在台上对着听众表演 ,交流双方距离较远 ,需要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 ,做到字正腔园 ,有板有眼 ,才能准确、清晰地表情达意 ,同时给听众以美的享受。口语是朗诵和歌唱的基础 ,朗诵和歌唱是口语的加工提高。比较起来 ,后者做到了言之有物 ,唱之有情。朗诵和歌唱在表达感情、发音状态和语言运用上都有共同之处。两者之间 ,朗诵是口语通向歌唱的桥梁 ,歌唱是朗诵的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88.
朗诵历来为大众,尤其是为高校大学生所喜爱,但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搞不清楚朗诵艺术的关键所在,所以,朗诵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理解、感受与再现三个角度谈一下朗诵艺术中关键的三步骤。  相似文献   
89.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而且更具体地说,二者都是人声的艺术,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正是由于朗诵和歌唱之间存在这些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90.
朗诵,就是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朗诵在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