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61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高速摄影拍摄及解析方法对全国大奖赛男子标枪比赛前8名运动员“交叉步”技术中有关速度特征的运动学进行分析,旨在诊断中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导和改进中国男子标枪的技术训练,为加强教学、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纵观标枪运动的发展史,看出标枪技术不断革新和演变的历程,是围绕着利用直线性和向前性的助跑速度,充分发展运动员快速鞭打动作投枪能力,使人体各环节依次发力、制动、传递和高速的特点表现得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助跑段和投掷步段频率明显加快,运动员通过高速助跑后做到有效的制动,运动员获得动量后迅速地传递到标枪纵轴上,增加标枪的飞行速度。  相似文献   
23.
为了使标枪初学者建立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笔者在总结自己的训练经验和借鉴国内外部分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下面几种简单有效的练习手段,以期能够帮助初学者较快的掌握标枪投掷技术。  相似文献   
24.
投掷标枪的技术动作是在幅度大、协调性和灵活性高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对标枪运动员的手腕、肘、肩关节、胸、腰、髋的柔韧和灵活性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于运动员肩关节的柔韧性以及肘部力量不足等原因,导致标枪运动员肘关节的损伤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探讨如何预防损伤或伤后的有效治疗恢复,  相似文献   
25.
标枪的完整动作技术是一个连续过程,为了便于学习,可分为握枪与持枪、助跑、最后用力和标枪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部分。其中助跑和最后用力是掷标枪完整动作技术的主要部分,而助跑和最后用力紧密衔接是掷标枪技术的难点。  相似文献   
26.
蹬转顶髋是标枪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这一技术有利于身体在最后用力阶段形成充分的超越姿势,而良好的超越姿势又是躯干参与最后爆发性用力的关键。本文介绍几种发展标枪蹬转顶髋能力的训练方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7.
田径项目中投掷标枪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随着人们对标枪项目特点认识的深化和在专项技术训练观念上的更新,为了让运动员能尽快地学习并熟练地掌握投掷标枪的动作要领,提高投掷标枪的能力,我们在标枪技术训练过程中,就要在选择和安排专项技术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上,要特别注重训练手段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紧围绕有效提高专项技术训练水平上下功夫,为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
我国男子标枪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对我国男子标枪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男子标枪项目的“三级训练网”的塔基过窄;运动员身材矮、力量小;比赛能力差、专项能力差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男子标枪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命、科学选材、提高训练质量、多参加大型比赛,积累比赛经验、发挥各省传统项目的优势,解决标枪后备人才梯队匮乏现状等,以期为我国男子标枪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李蕾的有关专项成绩和专项素质等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她的专项成绩提高与她专项素质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并找出对专项成绩影响最大的指标,希望能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