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以细嚼慢。因的方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读完了潘世东教授主编的《汉水文化论纲》。这一来是由于时间实在有限,二来是为了尊重知识、尊重作者、尊重我们的汉水文化。这期间,我无数次被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所感动和震撼,也无数次为对编纂这本书而付出智慧和劳动的作家学者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92.
汉水女神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的祭祀文化系统之中。汉水女神是两位美丽而多情的女子延娟、延娱,她们出现于西周中期前后,与周昭王南征有关。汉水女神的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3.
汉水女神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汉水女神神话故事,当产生于周昭王南巡溺死汉水之后。据《拾遗记》,二神女为周昭王二侍女所化。东周时期《周南·汉广》诗,首引以为喻。其后,汉水游女、交甫解佩、游女弄珠成为典故,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征引,近三千年来,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汉水文化。  相似文献   
94.
魅力永存在的三国文化之根在汉水流域的汉中、南阳、襄樊三大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继承和发展了刘邦、刘秀在汉中、南阳崛起的文化遗产,规划了天下三分的宏伟蓝图;汉水名城不仅是三方争夺的焦点和三国名人涉足的热点,而且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和人才中心;丰富的三国历史文化遗存,奠定了汉水名城的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95.
汉水民歌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产生于商周时期,在流传过程中又接受了三秦、湖广民歌的影响.汉水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四类.劳动歌包括劳动号子与山歌两种;生活歌包括控诉阶级压迫、反抗黑暗社会、揭露封建礼教三种;情歌中既有倾诉热烈情意的,又有赞美情人优秀品质的,还有反映劳动与爱情密切关系的等等;仪式歌良莠交杂,精华与糟粕并存.  相似文献   
96.
出石诚彦是日本第一位专攻中国神话学的学者。《牵牛织女传说》在八十五年前对牵牛织女传说研究中一些关键问题加以探讨并得出精辟的或很有启发性的结论。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关于银河的认识》引证了先秦以来文献得出结论:在现存的古文献形成之时,银河和汉水就用同一名称来称呼了。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古代中国人对天体称谓的一般规律上提出解释。论文认为"中国绝大多数有名的河流在地势上都是由西向东流的,唯独汉水是由北向南流的,这个方向正好和银河的方向一致"。这个看法至少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天象观察的细致真切以及将之比喻为地上的汉水的确切性。论文引述了古代其他一些民族对银河的命名。如古埃及人把银河叫作"天上的尼罗河",古希腊人等"将银河看作死亡灵魂的聚焦地",对认识秦人以"汉"命名银河和以其始祖女修为织女星座之名等,很有帮助。论文的第二部分《关于"牵牛织女相会"的研究》,先引述了新城新藏之说,认为二十八星宿的说法是在中国的周朝初期形成的,当时牵牛织女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故虽然距离黄道稍远,但还是列入二十八星宿之中。在战国时期经过重新整理,以黄道附近一个星代替牵牛星,改称原来的牵牛星为"河鼓"或"右牵牛",从而清楚地说明了织女星与女星、牵牛星与牛宿的关系。论文说,由于牵牛星可按农时观察到,因而成了农业的象征。"牵牛织女相会"的传说发源于周,兴盛于汉代。织女星和牵牛星在一年的周期运动中有变化,而两星最接近的时间在七月初,所以形成唯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的情节。关于喜鹊搭桥情节的形成,论文引了《中国的鸟》一书中的调查结论指出:几乎在中国所有的地区都有喜鹊栖息地,也会成群结队飞,因而使人们联想到喜鹊飞上天结成鹊桥的场景。这对于认识虽然"牛郎织女"的传说各地在情节上会有些变化,而"鹊桥相会"的情节各处一样,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7.
正数年前的往事了。在中国国家画院主持龙瑞工作室的山水画精英班,临结业时,我在讲课中谈了一个观点,说到中国山水画家应该选择过一种山水人生,这应该是基于其性灵之真的文化选择。没想到我这个观点在学员们中间激起了强烈反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都是有一定造诣的中青年专业  相似文献   
98.
商业门店名称是一种极有蕴涵的民俗文化。汉中市城区商业门店名称的基本类型不下十余种,如具体方位式、凸现地域式、店主人名式、艺术表现式等等。其修辞艺术也是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如比喻、夸张、谐音、引用、留白、叠韵叠音等。这些商业门店名称都是汉水文化现实影响的直观表现,反映了汉中人怀古情结浓厚、包容气度博大、追求目标高古、传统习性稳定的独特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99.
牛郎、织女星座属于二十八宿星系,而我们目前已知二十八宿星图最先产生在汉水流域。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天文学著作,对牛郎、织女、天河的记载也与汉水流域相联系。1975年冬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批秦简,其中《日书》部分有两条与牵牛织女相关的材料,证明牵牛织女故事应该是较早流传于楚地汉水流域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与河汉是牛女神话传说故事的三大文化元素,其中天河、天汉完全来源于汉水的水文化意象,同时也为文人"诗化"牛女故事提供了水天一色的想象空间,使牛女传说增添了烟波浩渺的汉水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汉水流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汉水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湖北作为汉水文化的核心发源地,汉水文化旅游却在湖北被无形地弱化甚至忽视,应引起湖北人的反思和重新审视.湖北应该深度挖掘汉水文化的内涵,整合资源,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现代文化作为重点进行大力开发,从而打造湖北的旅游新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