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教育   61459篇
科学研究   798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113篇
综合类   511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825篇
  2024年   232篇
  2023年   851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999篇
  2020年   1062篇
  2019年   1322篇
  2018年   697篇
  2017年   886篇
  2016年   1020篇
  2015年   1492篇
  2014年   4281篇
  2013年   3345篇
  2012年   3748篇
  2011年   4182篇
  2010年   3997篇
  2009年   3730篇
  2008年   3535篇
  2007年   2137篇
  2006年   3569篇
  2005年   4109篇
  2004年   6837篇
  2003年   6481篇
  2002年   2120篇
  2001年   1765篇
  2000年   137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语文课堂阅读上出现日益增多的"异解"现象,是学生思想大解放、思维大开拓、思路大转变的重要标志.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122.
现行过渡教材(B)尝试用空间向量来处理立体几何,但作为过渡教材,还是保留大部分定理,是一种“向量代数法”与“综合演绎法”相结合的折衷做法。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这一步我们能走多远?能否完全用向量计算来取代综合演绎?这当然是需要综合《数学教育学》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平衡、取舍,才能得出最后的结果,本只是从部分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一些研究,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123.
124.
有问必答     
《中学生英语》2002,(6):31-31
  相似文献   
125.
函数背景下的不等式问题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 .它体现了知识的交叉渗透 ,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代数推理能力 ,使抽象性与灵活性紧密结合 ,对思维的多向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作些探讨 .1 直觉探路函数不等式问题通常以最基本的函数为背景 ,往往含有丰富的感性材料 .因此 ,具有顿悟性、突发性、跳跃性等特点的直觉思维可帮助我们发现逻辑思维的方向 .例 1 设二次函数 f(x) =ax2 +bx +c(a ,b ,c∈R且a≠ 0 ) ,若函数 y =f(x)的图像与直线 y=x…  相似文献   
126.
璟东 《青海教育》2003,(5):33-34
~~数列和级数的有趣引入——从雪花曲线谈起@璟东  相似文献   
127.
春来夏初,已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备考的关键时候,此时湖北省武穴市育才高中校园内却出奇的平静,一点儿战前的紧张气氛也没有。琅琅书声依旧,当当钟声依旧,千余应届学子神情泰然似跃跃欲试,又似成竹在胸,俨然一副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的日子怏要熬出头了的洒脱。  相似文献   
128.
所谓朗读,一般指不离开书面的诗文,清楚明晰地朗朗念出文学作品或文章。朗读作为一种有声语文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至少起着下列作用:  相似文献   
129.
1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及存在的问题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材中 ,介绍了一个模拟气体压强产生的实验 ,主要装置就是一台电子秤。该实验主要通过电子秤显示的数值说明滚珠对秤盘产生的压力的大小 ,从而模拟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作用。但是 ,在该实验中 ,由于秤盘是水平放置的且秤盘面积相对来说较大 ,因此 ,在持续、快速倒滚珠的过程中 ,有些滚珠并没有弹出秤盘 ,而是滞留在盘面上了。这样 ,就不能很好地说明“对秤盘产生了持续的、均匀的压力”这一点。另外 ,由于该实验的结论是通过电子秤的数据显示出来的 ,对全班演示的时候 ,可见性不强。…  相似文献   
130.
《体育教学》2001年第1期刊登了丘宏胜老师撰写的《立定跳远的台阶练习法》一文,为立定跳远教学中学生常犯的在身体腾空到最高点后,还没有完成收腹、举腿的动作便过早落地这一错误动作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使我们读后很受启发。但,这种练习方法住实际操作中危险性太大,别说对小学、初中这些初学者进行,就是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高中生进行,也难免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一旦出现,伤害性极大,故我们认为这种方法不易提倡。在此就立定跳远教学中学生常犯的这一错误,谈淡我们的解决办法——障碍练习法,提出来与丘宏胜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