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70篇
体育   193篇
综合类   7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生物学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生物科学的发展也大多是对概念的完善或提炼。笔者仔细比较了台湾地区和内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感觉到概念表述不一样,给研究、比较造成了较大的难度。下面  相似文献   
122.
易错类型:(1)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易错点主要是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区别。(2)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易错点有细胞的结构特点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动物细胞的结构:其中易错考点主要有:植物细胞中主要的细胞器、动物细胞中主要细胞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4)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其中易错有: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区别与联系。(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易错点有细胞核的结构、染色体与染色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3.
<正>在解答某些有关穿膜习题时,通过构建直观形象的图解,并及时拓展相应题目进行一题多变,不仅能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下面就结合一道典型习题,谈谈图析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4.
125.
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 d cell death),是一种进化保守和遗传决定的细胞自杀,其性质为生理性。在多细胞动物 ,凋亡对正常机体的发育和自身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 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与凋亡机制异常有关。细胞凋亡为生物医学领域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在过去5年里对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证明,多种基因产物参与了细胞凋亡过 程,其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基因超家族的产物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s)、 连接蛋白(adapters)、天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和Bcl2家族调节蛋白 (Bcl2 protein family regulators)等。目前对每组蛋白的成员的化学特性、基本功能 和它们的上游和下游的相互作用分子等均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这些结果为发展以凋亡机制相 关蛋白为靶分子的治疗性细胞凋亡干预手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有氧运动的能量供应最终来源于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因此,线粒体氧化代谢的调节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关于Ca^2 对氧化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更趋活跃。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揭示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线粒体内Ca^2 浓度在生理范围内升高,导致Ca^2 —敏感脱氢酶PDH、0GDH和NAD^ -ICDH活性升高,焦磷酸酶活性受抑制,而且这些酶活性变化使线粒体内ATP合成增加,并不需要ADP浓度升高。激素作用于完整细胞膜而影响线粒体内代谢过程,是以Ca^2 作为第二信使,即激素作用引起Ca^2 浓度下降,线粒体氧化代谢功能降低,引起机体疲劳。  相似文献   
127.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就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8.
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小鼠骨骼肌线粒体结构进行形态计量分析,发现老年小鼠骨骼肌线粒体数目与年轻鼠无异,但肌膜下线粒体减少,线粒体总体积减小。长期运动训练可明显延缓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增龄性改变,使其功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9.
摘要:目的:低氧预适应是指经过短暂的轻度缺氧后,对后续的的严重缺氧产生耐受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除参与抗氧化作用外,对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机体的能量代谢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小鼠进行低氧预适应,探究其对骨骼肌Nrf2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蛋白表达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健康8周龄C57BL/6J小鼠(WT)共40只,随机分为四组:未低氧预适应安静组(NC),低氧预适应安静组(HC),未低氧预适应低氧运动组(NE)和低氧预适应低氧运动组(HE),每组10只。对低氧预适应组小鼠进行48h持续低氧暴露,氧浓度为11.2%,未低氧预适应组小鼠饲养于常氧下。低氧预适应组低氧暴露结束后,对运动组小鼠进行运动能力测试。运动后即刻取小鼠腿部胫骨前肌检测Nrf2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RF1、TFAM的基因表达。结果:(1)与未低氧预适应组相比,低氧预适应安静组和运动组Nrf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2)安静状态下,低氧预适应小鼠TFAM mRNA表达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CI-CV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3)一次性低氧力竭运动后,低氧预适应小鼠NRF1和TFAM mRNA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CI、CIII、CIV、CV蛋白表达出现增加趋势,CII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4)经过低氧预适应的小鼠在低氧环境中的运动能力显著增加,体现为力竭时小鼠跑动距离显著增加和达到力竭时所用时长显著增加。结论:48小时11.2%氧浓度的低氧预适应,可显著增加低氧运动后小鼠骨骼肌Nrf2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CIV和CV蛋白表达,这可能是低氧预适应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0.
本文探讨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否有MHC分子、线粒体及细胞凋亡的问题.成熟红细胞表面有血型抗原,没有MHC分子,故输血时无需考虑MHC识别问题.成熟红血细胞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常成年人外周血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新生儿或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有较多有核红细胞,这些红细胞有线粒体.成熟红细胞虽然没有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