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2632篇
科学研究   24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5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跨学科”和“五育融合”是当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教育变革关注的热点,二者有机融合是综合育人的新路径。在明确“跨学科”“五育融合”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某育融合式”与“活动融合式”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案例“花样·生活”,以乡镇中学兴趣活动为实践平台,通过整合初中地理、生物学科知识并结合艺术教学,围绕“种花养花·感受生命”“知花赏花·提升审美”“包花献花·学会感恩”三大主题,进行五育融合教学实践探索,以期为“跨学科整合”与“五育融合”相结合进行综合育人案例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庄成 《江苏教育》2023,(13):76-7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不同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度。在此次新课标中,信息科技学科首次从综合实践课中分离出来。因此,教师更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把握课程深度、广度,找寻各学科间的联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为研究方向,以游戏化思维为基础,开展跨学科主题创设研究,有助于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3.
学习和把握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教师的教研重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涵盖多个重要概念,只有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并把握其内在关系,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4.
王婷 《化学教学》2023,(5):35-38+84
以“新冠病毒的自我检测与防护”为主题,以“分散系及其分类”为例,设置递进式问题驱动概念建构,整合利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融合教学,对真实情境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究,自主建构“尺度”“模型”等跨学科概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5.
以“室内植物展台的设计与制作”为例,采用以问题解决为活动驱动和以问题链为思维驱动的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应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6.
当前,跨学科概念已经逐步融入各国科学课程文件,而其落实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融入教科书。跨学科概念融入教科书的价值体现在课程、学习和教学等层面。为了更好地将跨学科概念融入化学教科书,应关注哪些跨学科概念能融入,如何组织相关内容以及怎样呈现等问题。在跨学科概念的教学中,要彰显其解决真实问题的价值,利用好其促进学科理解的作用,尝试建立起学科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7.
高等教育本科阶段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将会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辐射生物效应”跨学科课程,提出了理论相关型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原理和整合方法,并辅以调研来优化课程。调研不但显示本课程达到了“启发学科交叉意识”的教学目的,还获得了各专业类别的兴趣度分布规律及特点。这对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18.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探究一个现实问题或学科问题,进而发展跨学科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它指向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课程形态,包括多学科课程、狭义的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包括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围绕跨学科理解、跨学科能力和品格、关键学科知识和技能确定跨学科单元目标;提出跨学科引导问题;研究跨学科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评价;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实施跨学科课程需要建立综合化学校课程体系,走向跨学科教学,并将跨学科课程的评价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9.
跨学科科研知识生产成为知识产出主要渠道,跨学科科研组织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解跨学科科研组织内外部互动知识生产过程,T大学的案例分析显示,跨学科科研组织知识生产内部规则包括科学知识交叉、科学方法借鉴、学科语言移植以及学科文化融合等;外部规则包括对知识生产对象的社会规约、知识生产过程的社会规约及知识生产结果的社会协商。外部叙事机制与内部科学机制共同作用下,知识生产活动表现出“规则”成为“研究共识”“技术”成为“重要手段”“性能”成为“合法标准”等特征,在社会中实现自我合法化。  相似文献   
120.
何思颖 《职教论坛》2023,(3):100-108
就个体而言,终身教育涉及“从摇篮到坟墓”生命周期的全部历程;就社会而言,终身教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这是终身教育需要提倡跨学科研究的基本依据。自1929年英国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首部终身教育专著以来,终身教育经历了从学科、多学科到跨学科的研究历程。基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传统学科,是终身教育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对终身教育问题进行了多学科研究。20世纪70年代始,终身教育跨学科基础和方法论问题受到关注,终身教育跨学科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但是,终身教育跨学科研究,从核心要素来看,迄今未形成广泛的专业团队,实现知识的自给自足;就跨学科性而言,在学科的均衡性和差异性方面并不理想,存在学科分布不均匀、差异度相对较低等问题。终身教育需要进一步从认知的、技术的、社会的等诸多层面进行跨学科研究,以获得更多关于终身教育的整合的、务实的、全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