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90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教师修养     
崔均领 《学周刊C版》2015,(6):106-107
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认知,培养高尚的教师职业情感,并树立坚定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最终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熏陶。在教师职业活动中,教师要抵制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的侵袭,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磨练,才能逐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重视以下四个方面,事半功倍,收效一定很好。一、宽容宽容,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说一个能创大事业的人,必须有宽广的胸怀。在日常教学中,无论同事间还是师生之间,缺少宽容最易造成不和谐、不团结,而且,责备学生处理不当会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失去阳光,难以健康成长。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因为让学生感觉到得到重视和尊  相似文献   
52.
未成年人道德行为心理预期需要引导、可以引导。具体方法与途径主要有:观察、倾听与交流,把握动机,干预方向;善用故事与活动,深入心灵,引导发展;旁敲侧击用暗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巧用表扬与批评,精心雕琢,树正抑恶;绘制集体成长树,枝繁树荣,本固花红;文化熏陶重传统,传承美德,构建未来。  相似文献   
5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道德行为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4.
潘晨聪 《上海教育》2015,(10):28-31
学生成长时,他对自我与周遭的困惑向谁求助;步入高校后,他怎样适应大学生活;他们对生命正确的认识、抗挫的能力、适应的方法又从何习得?如何让当下准备未来,明日对接现在?作为上海唯一的“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杨浦教育近年来致力建设“创智课堂”培育学生智慧思维,也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十年,杨浦以“人格培养工程”为主线,从理想信念、道德行为、心理健康三方面构建全区生命教育一体化框架。先后研发区本教材《心灵体操》、校  相似文献   
55.
<正>小学高年级品德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历史、地理、社会常识、法律法规等诸多领域。如何用好教材,同时又使其与身边资源运用得相得益彰,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作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弹好品德教学"四重奏"。一、品德教学贵在"返璞归真"——呼唤生活化品德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6.
<正>谈起"无痕教育",很多人都不熟悉,说白了就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教育方法,却能够让孩子简单明了地领悟,柔化了教育过程,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变的。德育是最适合用这种无痕方式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大。"德育主养心智,现代教育多有智无心,孩子明白但不快乐,聪明也难成智慧。为追求无痕的德育这种美好的境界,在工作中我摸索出"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两种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57.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变化发展过程,生活实践是这一过程的载体,也是品德形成的根本途径。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理念。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割裂开,在一定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以学生道德行为的层次结构为核心问题,从社会道德规范、道德冲突情境和道德抉择能力三重基础,以及道德认知加工和情绪加工相互竞争的心理机制,分析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逻辑层次。研究发现,学生在不同日常冲突情境中会表现出差异性道德行为,包括外在情境催发的情绪性道德行为、基于利益权衡的理智性道德行为和道义观念主导的信念性道德行为,并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层次性逻辑结构及综合性影响要素要求学校应基于学生心理特点、道德冲突和规范层次三种依据,掌握知识、生活和教育三重逻辑,沟通符号、意义和生活三个世界开展系列化德育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行为规范并将之应用到日常道德冲突之中,顺利实现道德情绪的稳定和道德认知的深化,从而在个体和整体层面实现道德行为的有序提升。  相似文献   
59.
正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有着丰富的哲学和伦理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它是个人心灵和谐的最基本元素,进而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起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出部署,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感悟孝道,发扬光大这种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谐友善,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60.
现在的小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加上又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道德行为与过去的同龄儿童相比有了许多不同的地方.如自我意识强烈,缺少爱心.独立性差,不能吃苦耐劳等等,这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可见,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受部分.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龆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