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680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5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IntroductionIt is often quoted that 70% of clinical decisions are based on laboratory results, but the evidence to substantiate this claim is lacking. Since clinical guidelines aim to document best-practice decision making for specific disease conditions, inclusion of any laboratory test means that the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is recommending clinicians use i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s the world’s most common cause of mortality, so this study reviewed all CVD guidelines published by five national/international authorities to determine what proportion of them recommended laboratory testing.Materials and methodsFive leading CVD guidelines were examined, namely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the UK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 the Australian Heart Foundation (AHF) and the Cardiac Society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CSANZ).ResultsA total of 101 guidelines were reviewed. Of the 33 individual ESC guidelines relating to CVD, 24/33 made a direct reference to the use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s in either diagnosis or follow-up treatment. The same applied to 15/20 of NICE guidelines, 24/32 from the ACC and 15/16 from the AHF/CSANZ. Renal function and blood count testing were the most recommended (39 and 26 times), with lipid, troponin and natriuretic peptide measurement advocated 25, 19 and 19 times 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laboratory testing is advocated by between 73% and 94% of individual CVD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from five national/international authorities. This provides an index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value of laboratory medicine to healthcare.  相似文献   
52.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路途艰辛,在众多的对日索赔案件中终审无一胜诉,仅有四件和解,其余均以败诉告终。事实上对日索赔的诉讼全部在日本国内或美国展开,已成为追求正义和保障人权的巨大障碍,寻求对该类案件的我国国内诉讼已成为当务之急,并且是具备坚实的现实基础和法理依据的。  相似文献   
53.
十八大后,微博反腐功绩卓著,一批官员相继落马,彰显微博反腐巨大正能量,但是微博反腐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为了最大可能地凸显微博反腐正能量,抑制其负能量,应至少从政务微博与草根名博的结合、网上与网下的结合、“防腐”和“惩治”的结合三个方面入手,以期微博反腐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4.
《上海公约》的签订为破解中亚地区稳定困境提供了思路.该公约首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明确了“三股势力”的概念,确立了以打击暴力恐怖主义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推动了地区反恐反暴机构的建立.该公约不仅在国际法、内国法层面为中亚诸国提供了反恐的法律依据,更为中亚乃至世界安全问题提供了国际立法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55.
五年内相继发生的汶川、芦山、岷山大地震,给我们造成了重大伤害,伤痕正在抚平,但悲痛永远难止.科学上目前尚无法对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报,更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我们唯一做到的,就是认真总结这几次强震的教训,加强防备和应对能力,以减少再次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56.
随着时代的发展,刑罚对犯罪人的教育意义较之其惩罚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传统的生命刑、自由刑的教育、引导作用已经十分局限,怎样切实有效地防止犯罪人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立法者和司法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有些犯罪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给一些不具备"资格"的人实施一定行为的资格,如果剥夺其实施该行为的资格就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其犯罪的可能性,达到特殊预防的效果。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作为我国刑法中仅有的两种资格刑,显然不能满足刑法预防犯罪、惩罚犯罪、教育犯罪人的目的。改进资格刑的设置,增加资格刑的种类,使资格刑在刑事法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7.
中国古代民间武术的兴衰荣败与统治阶层或支持或限制的态度休戚相关。统治阶层为了维持安定就以禁武政策为主,防止民间“以武犯禁”;遇有战事就利用民间武术,提倡武事,“御贼备战”。民间武术发展就是在“禁”、“放”夹缝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58.
破紧逼人盯人防守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训练、比赛实际,分析了篮球运动中破紧逼人盯人的影响因素、原则,提出了具体实施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9.
对运动员进行医学检查和健康评定,筛出潜在危险因素,尤为重要.结合研究现状和实际工作需要,我们认为应从完善病史回顾、利用超声心动图加强心血管病筛查、强调女性运动员特有问题如进食紊乱、月经不调和骨质疏松、重视非创伤性疾病防治来建立针对于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体检模式,并自2004年初步应用于国家运动员,成立运动员体检数据库,对异常问题监督追踪.目前的体检模式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最终形成统一标准模式,力求简便、准确、快速和有效和可行性,以保障每位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60.
细胞自噬的分子学机制及运动训练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将细胞内变形、衰老或损伤的蛋白质和细胞器转运到溶酶体腔中消化降解的一种代谢过程。它的分子发生机制和信号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且高度保守,其中,mTOR和Beclin1作为各种调控通路的汇集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形式与强度的运动训练对细胞自噬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适宜强度的运动训练可通过上调细胞自噬水平,降解由于运动刺激所积累的损伤细胞器和代谢废物,为细胞再生提供一定的能量与合成底物,并在抑制自噬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具有建设性作用。但过度训练则会因为细胞自噬的过度激活从而过多降解胞浆中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导致细胞损伤或疲劳,甚至可能诱发自噬性细胞死亡。另外,运动训练还能通过调节与细胞自噬相关的信号通路对骨骼肌质量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