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8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15534篇
科学研究   868篇
各国文化   146篇
体育   1059篇
综合类   1300篇
文化理论   108篇
信息传播   7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589篇
  2014年   1510篇
  2013年   1578篇
  2012年   1818篇
  2011年   1762篇
  2010年   1392篇
  2009年   1122篇
  2008年   1281篇
  2007年   1454篇
  2006年   1358篇
  2005年   1023篇
  2004年   915篇
  2003年   773篇
  2002年   658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是两部以长江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用镜头对现代中国进行审美观照与深情抒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02.
海城尚氏祭祖自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平南王尚可喜于晚年开始着手编著尚氏宗谱,定祖训,及至尚王逝世,宗祠、陵园逐渐修建,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逐日发展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尚氏家祭仪式也有所损益,宗谱文化与社会更加契合融汇,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3.
族群身份重构是在社会文化变迁、历史记忆重构、族群认同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以来,多元一体的国家格局的深化,促进了内地移民与丽江纳西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与融合,推动了族群身份的重构与地方文化多样性发展,对纳西族的文化变迁及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族群认同、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之间不是彼此消长、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互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启蒙时代思想家赫尔德没有沉醉在知识和理性带给人们希望的幻影之中,而是冷静地对当时启蒙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力求开创出一个多样性、多元化的时代。同时,赫尔德认为,这些对浪漫主义运动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多元化思想都有其统一性,因为,真正的统一性只有在差异性中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5.
当代欧美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目前正处于理论建设的开放性阶段,本文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对该批评理论在伦理与美学方面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阅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是第一层次的要求。掌握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融入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7.
《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淮南子.时则》适应国家统一的客观形势,兼儒墨名法,融九流百家,以阴阳五行配置、对应自然气候物候与社会人事政事之一切自然变化和社会活动,为王朝帝国规划整合出一种自然社会人伦秩序化的模式和框架。其学术体系功能具有为王者规范天下和限制君主专制权力的两面性,这种思想体系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实质性的内容包括:1.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2.实践功能的科学阐释;3.实践形式的科学划分。三者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第一点是基础,第二点是核心,第三点是深化。  相似文献   
109.
称谓语使用最频繁的用语之一,对它的了解和把握是恰当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因素,在跨化交际中更需要掌握不同语言中称谓语所体现的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10.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阶层与教育获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别日益扩大,从而使教育不平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的学校制度能够降低出身的不平等或者降低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因此,当今学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弥补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即通过建立“公平教室”、创建“功能共同体”、改革考试制度等,以促进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