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5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目的:针对世居高平原45~55岁的人群,观察高原低氧环境健身运动对其血脂HDL-C、LDL-C的影响,以期为促进高平原人群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分为高原实验组(高原组、平原组)和对照组三组。实验方法分为高原和平原实验两部分,实验期共7周,其中适应期1周,实验期3周,观察期3周。实验组在青海多巴(2366m,2周)、天峻(3480~3700m,1周)集中进行高原训练,每周采集1次指标。对照组在陕西户县余下镇(395m)采取集中训练、非集中住宿的方式进行健身锻炼,在实验初期、末期和观察末期采集指标3次。结果:男子高原组、平原组的HDL-C均呈下降趋势,且高原组下降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则呈显著上升(P<0.05)。女子平原组HDL-C呈下降趋势,高原组、对照组均有所增长。男子高原组、平原组LDL-C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呈下降趋势。女子高原组LDL-C上升水平非常显著(P<0.01),平原组LDL-C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则下降显著(P<0.05)。男子高原组LDL-C/HDL-C值在标准范围内表现出上升趋势,平原组上升显著(P<0.05),对照组在观察末期显著下降(P<0.05)。女子高原组LDL-C/HDL-C值在标准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平原组上升显著(P<0.05),而对照组在标准范围内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高原进行健身锻炼时应注意控制饮食以及掌握好高原健身运动的负荷量和强度,同时,应适当考虑延长在高原居留时间。  相似文献   
12.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供氧能力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p<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低氧预适应机制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氧与健康的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学和医学界关注的课题,对低氧预适应现象的发现及其概念、氧感受器与信号转导、低氧敏感因子与低氧预适应及其机制等方面作探讨,并对利用低氧预适应机制应用于体育运动,为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健康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对由于缺氧缺血及恢复期血液再灌注时引起心肌损害的可能机制分析、论证,认为缺氧缺血引起H^ /Na^ 交换、H^ /Ca^2 交换和Na^ /Ca^2 交换活跃,以及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作用导致细胞内Ca^2 代谢异常是心肌损害的主要原因。通过补充抗氧化剂、锌、镁等物质可有效地防止和减弱对心肌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氧力竭运动后大鼠血清CK与骨骼肌XOD的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海平 《体育学刊》2005,12(5):43-45
使用跑台及低氧舱对SD大鼠进行了低氧、力竭实验,同时检测运动后即刻,1、2、4及7 d大鼠血清CK和骨骼肌XOD,以探讨低氧运动对其影响.结果发现:低氧、力竭运动后即刻、1 d及2 d大鼠血清CK明显升高,常氧运动组运动后4、7 d开始下降;低氧运动组运动后4 d时下降,而7 d时再次升高;低氧暴露7 d后血清CK达到最高值.低氧、力竭运动后即刻,1、2及4 d大鼠骨骼肌XOD明显升高,运动后7 d XOD开始下降;低氧暴露4 d后XOD达到最高值.提示:XOD的升高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对骨骼肌产生损伤作用,可能使CK漏出,最终导致运动后血清CK升高.运动加低氧的双重刺激使大鼠氧化应激作用加强,运动后骨骼肌修复延迟.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大鼠大脑环磷酸腺苷(cAMP)及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影响,为低氧训练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将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和低住高练组共4组,低氧环境控制在15.4%O2左右,训练组常氧跑步速度为25 m/min,低氧下跑步速度为20 m/min,1 h/d,6 d/w,训练持续4周后测试大脑cAMP、SOD和MDA含量。结果发现:与常氧组比较,高住低练组与高练低住组cAMP均有升高的趋势,但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住低练组与高练低住组SOD活性显著高于高住高练组和常氧运动组(P<0.05),而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与高练低住组MDA均明显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结论:4周的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能提高大鼠脑抗氧化能力,有利于脑机能保持在正常水平,且高练低住和高住低练效果较高住高练好,更有利于脑cAMP含量的保持。  相似文献   
17.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由英、美、俄等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有效的训练方法.选取了具有一定专业运动能力的24名中长跑运动员(15~22岁,男女各半)作为测试对象,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刺激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显示,常压间歇低氧训练可以刺...  相似文献   
18.
探讨模拟高住低训对小鼠肺VEGF、bFGF的影响。结论:小鼠肺组织的VEGFmRNA、bFGFmRNA表达水平都呈上升的表现。bFGFmRNA的增加可能促使VEGFmRNA表达的升高,肺组织毛细血管增生,改善肺组织的低氧状态,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贫血产生机理及其低氧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贫血不仅严重影响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且对身体十分有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的贫血,而运动训练中红细胞溶血、铁储备状况和造血因子的监测则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点。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就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为运动性贫血的研究和运动员合理防治运动性贫血提供参考,并对利用低氧防治运动性贫血的可行性提出理论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低氧运动与减体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低氧运动对体重的影响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低氧运动可以通过抑制食欲,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来减少能量摄入、提高基础代谢率、提高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和影响激素分泌来促进代谢,抑制合成,从而达到减体重的目的;并指出减体重的机制、模式和有无副作用是有待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