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5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模拟低住高练(LoHi)对自行车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勇  李之俊 《体育科学》2005,25(11):26-28,32
目的:研究3周模拟LoHi对自行车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名男性自行车运动员进行3周模拟LoHi,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训练1周各指标无显著变化;训练后2周CD4和CD4/CDs下降,NK细胞活性增加,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先增加后持续下降。结论:LoHi 1周不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3周的LoHi及随后2周的常规训练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开始出现下降趋势;LoHi监控过程中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有效性较差;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对LoHi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低氧诱导因子-1作为低氧诱导的转录因子,通过对低氧反应基因的转录调控,在分子水平上介导了细胞乃至器官系统对低氧的反应。本文就低氧诱导因子-1在高住低训中的表达作一综述,旨在说明低氧诱导因子-1在高住低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不同训练强度对间歇性缺氧大鼠骨骼肌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低氧舱技术模拟“高住低练”环境,观察间歇性缺氧条件和两种不同运动训练强度对骨骼肌NO和NOS的共同作用效应。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6组:(1)常氧对照组(NC),(2)常氧低强度运动组(NEL),(3)常氧高强度运动组(NEH),(4)低氧对照组(HC),(5)低氧低强度运动组(HEL),(6)低氧高强度运动组(HEH)。低氧组每日20时至次日8时置于低氧舱中,其余时间置于常氧环境下。低氧舱氧浓度控制在14.7%,相当于海拔高度大约2800米。运动组每天在常氧环境中进行30分钟跑台训练,速度定为26.8米/分钟,低强度运动组坡度0度,高强度运动组坡度15度。9周后各组大鼠于安静状态进行宰杀,取股四头肌,匀浆进行NO含量和NOS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常氧高强度运动组股四头肌NO水平与常氧对照组相比呈升高趋势并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2)。低氧低运动强度组NO显著高于其他组,NOS变化组间比较均未达显著性水平。说明常氧条件下,高强度运动强度才能使NO释放增加。而在间歇性缺氧条件下,较低强度运动即可使NO释放明显增加。提示间歇性缺氧条件可使引起NO释放的运动强度阈值下降。  相似文献   
104.
低氧暴露及低氧训练对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徐根  徐建方  冯连世 《体育科学》2006,26(3):86-93,96
对国内、外关于低氧暴露及低氧训练对人体及动物体重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了低氧暴露及低氧训练导致人体及动物体重下降的现象及可能原因;介绍营养品补充对低氧暴露时体重变化的影响;展望并分析低氧训练在运动员减体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过度训练对心肌和骨骼肌缺血缺氧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和骨骼肌缺血缺氧改变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对大鼠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采用缺血缺氧特殊染色方法显示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缺血缺氧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过度训练大鼠心肌和骨骼肌均发生明显的缺血缺氧改变,但心肌缺血缺氧改变的程度比骨骼肌严重。结论:过度训练对心肌造成较严重的缺血缺氧改变,在运动训练中应加强对心脏的医务监督,积极预防由于过度训练造成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6.
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肾脏EPO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肾脏。EPO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脏。EPOmRNA水平。结果表明急性低氧应激后大鼠肾脏EPO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急性低氧运动组升高极显著(P<0.01);海拔3000 m间歇低氧训练组EPO 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认为海拔3000 m的间歇低氧训练能稳定EPO mRNA表达的上调。提示3000 m的海拔高度可能是较适宜间歇低氧训练的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观察慢性低氧及跑台训练对大鼠体重及骨骼肌横桥ATPase活性的影响,取健康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慢性对照组(Cm)、常氧训练组(OT28)、低氧安静组(HC28)和低氧训练组(HT28)。用比色法测定骨骼肌肌原纤维ATPase活性。结果:经过28天慢性实验,各组大鼠体重出现明显差异;与常氧对照组相比,各组体重均显著降低(P<0 05),且HT0 05)。提示动物可能已出现一定程度的低氧习服,安静时肌原纤维ATPase活性变化不如急性实验结果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108.
高原适应对于人类有着显的生物学意义,象促红细胞生成素的(EPO)的产生和血红素浓度的变化。EPO增加引起红细胞量和Hb浓度的增加;血红素浓度增加可以提高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和组织氧化能力。居住在适宜高度(大于2,000~2,500m),通过持续增加EPO的量,诱导红细胞和血红素浓度的增加,改善氧运输能力、提高VO2max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对体育学院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间歇性低氧刺激,观察刺激前后递增负荷运动心率、通气量、摄氧量及定量负荷时血乳酸的变化,探讨间歇性低氧刺激对人体最大摄氧量及通气阈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两个阶段,每阶段做两次运动负荷。12名体育系男生在实验室常氧条件下在跑台上采用Bruce方法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间隔3天后进行75%最大摄氧量的定量负荷运动,运动时间为9min,定量负荷后立即进行连续7天,每天1h的12%~10%O2的常压间歇性低氧刺激。低氧刺激完成后第二天再次进行上述两种运动方案。在极限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前后分别测定心率(HR)、递增负荷至力竭时间(t)、最大摄氧量(VO2max%)、血乳酸(Bla)及定量负荷时Bla等指标。结果:(1)低氧刺激后,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时HRmax增加(P0.01),VEmax上升(P0.01),呼吸商(R)增加(P0.05),t明显延长(P0.05),Bla明显增加(P0.05),定量负荷运动Bla显著降低(P0.05);(2)间歇性低氧刺激后通气阈时,HR、VE、VO2max%、HRmax%均显著性变化(P0.05),其中VE、VO2max%低氧刺激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经过间歇性低氧刺激,受试者在进行递增负荷的力竭性运动时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心率在运动后增加,人体通气阈时相对应的心率百分数、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肺通气量均明显提高,这表明人体有氧耐力和极限负荷运动能力均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10.
采用间歇性低氧复合常氧训练的方法,下高原调整后以25m/min的速度一次性力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骨骼肌匀浆液中SOD、MDA、SDH、CCO指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骨骼肌c-fos基因表达.结果表明:IHT组能明显提高大鼠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以及有氧代谢的能力,降低了c-fos表达,有效改善了大鼠对中等强度耐力运动的适应能力,旨在为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平原耐力参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