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55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开展适时的、有效的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教育,已然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评述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教育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向,对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教育,开展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教育深入研究,开拓成人教育学术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近十年国内农民信息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关于农民信息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从农民信息需求、农民信息获取行为和农民信息利用行为三个方面介绍近十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简要的评析;认为学术界应该跟踪调查研究农民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及其发展变化,进一步完善关于农民信息行为的理论研究,为我国各地区立足实际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高价值的理论服务。  相似文献   
43.
摘要: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20个省市地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0个省市地区的工程总量已超额完成国家预期计划任务。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西实现全覆盖,并实现“三纳入”。但存在部分主管农村体育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思想观念滞后,缺乏长远规划,体育组织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体育骨干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流于形式,体育健身活动评价体系存在缺失等问题。因此提出:1)各级农村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要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国家群众体育政策;2)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方式,增加农民收入;3)实现省、市、县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在农村建立学校体育实习基地等建议;意在为我国的农村体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4.
俞庆棠的民众教育思想以社会全体民众为服务对象,拥有务实、丰富的教育内容,采用灵活机动的教育形式和科学技术手段,为解决我国目前农民教育问题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借鉴。实行农民教育意义深远,应当结合农村实际与农民需求,创新教育形式和课程,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多方合作交流,设立农民教育示范基地,培养农民模范。  相似文献   
45.
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农村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农民生育子女的数目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改变农民对男孩的追求,这往往造成多生。为了理解农民的生育逻辑,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高政治社会地位的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由于上面若干方面的原因,要实现农民生育行为的有效控制,指望农民自觉控制人口的空间很小,因此,国家必须对农民的生育行为进行强制性控制,否则,就可能导致农村人口的失控。  相似文献   
46.
农民体育还是农村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现在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的研究存在的混乱状况作出一个尝试性分析,并从逻辑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的角度进行探索性的划分。试图从概念入手,区分这两个容易混为一谈的说法,以期给人以清晰的视角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7.
农民主体意识由市场意识、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构成。必须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典型示范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8.
对近年来学术界、理论界就国内外农民培训的研究探索进行归纳总结,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实践证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关键是农民的致富本领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解决农民致富本领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抓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各地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开展农民科学技术教育、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探索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模式,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0.
科学技术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动力。但是,对于越来越深刻复杂的现代农业技术,通过什么形式和渠道快速进村入户,是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理论界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110”服务站、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院校和研究机构推广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合作社等五种值得选择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